【按:读泊头文化丛书(未定稿),其中收入余之《日华宫遗址纪念碑文》,借机重读一遍,汗颜无已。盖因当时成文草率,又未精审细读,以致留下谬误。内有“赋诗纪怀”句,误“赋”为“附”;尤为不堪者,立碑日期“二零一一年”误为“二零零一年”。文章千古事,勒石刻碑尤为重要,稍有谬误,便成千年笑柄。不知立碑方及碑文书写者是否勘正。如依葫芦画瓢,则余之蠢像,真可谓遗臭千年矣。今再转发,立此存照,以时时警醒】
秦皇无道,焚书坑儒,文明沉沦;汉武有为,文治武功,中华复兴。有河间王刘德,修学好古,被服儒术,以圣人法度遗落为忧,于今之河北省泊头市严铺村设立日华宫,广集鸿儒于天下,遍搜典籍于四方。海内精英,汇聚于日华宫内,积残补缺,核实取正。河间王礼贤众儒,尝曰:寡人有衣不敢自衣,寡人有食不敢自食,愿与诸君子共之,相与谈经与论史。一时声名远播,招得天下文士纷纷奉遗存先秦旧籍以献王,故王所得书几与汉朝等。后,河间王赴朝,献雅乐,对三雍,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龙颜大悦。
刘德薨于武帝二六年。聪明睿智曰献,故谥曰献王。
星转斗移,朝代更替。日华宫历经风雨剥蚀,日见颓圮,终至荒废无存。明成化中,御史王注于其遗址筑别墅,园内植杏树数百头,故名曰红杏园。乾隆十五年,即其地置行宫,乾隆南巡,曾驻跸于此,并赋诗纪怀。光绪元年,改建义塾;光绪九年,献县知县王瓒元予以重修。民国时期,改为日华学校。
公元二零一一年,欣逢盛世。严铺村开明人士***、***、***、***诸君,首倡立碑之议;又得村民慷慨解囊,共襄义举,遂立碑筑亭,期以中华文明之薪传,淳厚村风之复兴。其诚可感,其行可嘉,亦必有裨于子孙万代也。
邑人李洪勉撰文
***书丹
中共严铺村支部、严铺村委会
公元二零一一年 清明节 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