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创造“伪历史”
(2014-06-07 01:29:14)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市里准备出一套反映泊头文化的丛书,目的是向外宣传泊头的形象,任务交给了市文广新局。承文广新局不弃,以顾问为名,找我们这些退下来的“边角下料”作陪衬。顾问也好,陪衬也好,反正有酒有菜的招待着,先闹个肚子圆再说。
前几天,主编“鸭梨版块”的杨忠英女士来找我,她觉得自己掌握的资料不足,希望我帮着凑一点。忠英创作斐然有成,且敏而好学,所以,这个忙我是愿意帮的。闲聊中说起这套丛书的编辑工作,她说市里领导有指示,每册须在二十万字以上。她把凡是与鸭梨沾点边的资料都搜罗起来了,还是凑不够二十万字。她说:“李老师,我不想凑不够硬凑。”我当即大表赞赏。看得出来,忠英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能把公家事情融进自家智慧,这才是干大事的气象。
我之所以欣赏忠英这一点,是因为我知道她这样做,是要冒一点风险的。按理说,上峰有令,属下只管跑腿就是了,如果夹杂上一点与领导意愿不合的想法,领导是要不高兴的。谁都明白,这年头领导不高兴,后果很严重。领导脸一拉,就够底下人瞅半年的。可见,忠英有这样的想法,骨子里还是那点文人的气节在作怪。
领导自有领导的考虑。把书印的好看一些,拿出去也是市里的一点脸面,说起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小地方不能有小家子气,一本书支撑不起一个地方的体面。靠一些东拼西凑的东西来唬人,只能说明文化自信不足;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只是靠文人的笔去“创造”一段好看的历史,那就更说明内心的虚弱,要被人骂为“乡下曲辫子”的。在座谈会上,我曾经明确的表示,编这套书一定要严谨。古人作文讲究信雅达,信是第一位的。胡适虽然说要大胆假设,但那是有小心求证做基础的。只有大胆假设而没有小心求证,就会弄一个伪历史的怪胎出来。这是史家之大忌。历史历史,必须要“历”,才会有“史”。历史不能靠合理想象。今天的“合理想象”,就会被后人们当成确凿的史料去引用。这样的话,谬种流传,我们的罪过可就大了。制造伪历史是会将我们自己钉上历史耻辱柱的。据说献县有位画家想要依靠自己的想像设计一套汉朝的日华宫出来。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一点担心。这些年我对日华宫做过一点功课,知道目前基本没有可靠的资料说明当年的日华宫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如果硬要搞的话,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了。关键是搞的人对汉朝的建筑(当然也包括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等等)有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与研究。如果没有这样的专业知识储备,完全凭借想象,难免会把汉代的日华宫弄成大观园,甚至弄成县里的招待所也说不定。所以,我是为这位画家捏着一把汗的。当然,我知道自己也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我很高兴忠英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虽然这一点别人未必都认同,反正在我这里是要点一个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