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琐碎的爱

(2014-04-12 04:01:11)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真是越老越没出息,上了几岁年纪,却越来越爱流泪。今日看电视剧《大丈夫》,看到顾大海在妻子弥留之际,他期望用平时为了省下一两块钱而买菜的细节,来唤醒已经深度昏迷的妻子的时候,我早已是老泪纵横。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情节简直是太多太多了。

从前,我是从来不注意到这些的。记得年轻时,每逢周日回到老家,母亲总要给我包饺子。那时候不时有卖菜的小贩来村里吆喝,母亲出去买菜,总要为了三分二分钱与小贩争得面红耳赤。那时候我已经到了政府机关工作,就像爷爷斥责父亲时说的,“整天肥鸡胖鸭的吃着”,一顿发下来,最少也得三百二百的。看着母亲为了三毛两毛的与人家讨价还价,就觉得有点难为情,甚至有点“栽面”,心里老大的不以为然。就对母亲说:“为了那几毛钱,值得吗?”母亲对我的话也不以为然,总是斥责我:“要是都像你这种过日子法,早就败家了。”那时候年轻,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当他们为三毛两毛的钱与人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自己在外面却尽情的挥霍,不但不感到羞耻,反而有点洋洋得意,从来就想不到自己的潇洒,其实是建立在父母的节俭之上的。后来,儿女们大了,他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凭着自己的收入,他们的消费水平就比我们好了很多。这当然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儿女们有出息的表现。在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同时,有时心里也未免有点不平衡:你们在外面讲究个性的解放、善待自己的时候,你们在外面花钱如流水的时候,想到过父母在家里为了省下三毛两毛钱而与小贩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吗?当然,作为父母,自己总会为自己找到自我慰藉的理由:父母不都是愿意自己儿女们过得幸福吗?只要儿女们幸福,自己哪怕再辛苦,心里也觉得是值的。

电视剧作家们那点出息都用在煽情上了。他们要是不用这些煽情的细节,我会如此的多愁善感吗?

                                 2014-4-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