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48)
(2014-02-13 04:29:26)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札记 |
2014-1-22
读《李自成》第二卷下册。
红娘子是自幼在社会上闯荡的江湖艺人,养成了特立独行、狂放副不羁的性格,所以才可能揭竿而起大胆造反,并能够号令将士。这是一个就封建社会里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写的好的话,应该是很能出彩的。然而,在作者的笔下,红娘子自从投到李自成麾下,性格一下子就变了,一夜之间由一个桀骜不驯的巾帼首领变成了小鸟依人的大家闺秀,不但甘心无条件地听从李自成的号令,而且自动认高夫人为干娘,对干爹干娘简直是百依百从。这个变化是缺乏生活依据的。如果说她对李自成有一种崇拜心理甚至是惧怕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毕竟是一个从小就在江湖上行走的野孩子,长期养成的狂放个性那里就能一下子彻底改掉?即便是她有意识的去改,那也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世界上哪里有真正“立地成佛”的事情!
2014-1-23
在朱元璋扛起反元大旗时,旗下有一叫朱升的谋士,给朱元璋提了九个字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建立一个强大而巩固的根据地;广积粮,所谓“粮草先行”,战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储备;缓称王,元朝末年,各地烽烟四起,缓称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单独面对元朝的镇压。
在遭受商洛山战役重创的情况下,李自成韬光养晦,积蓄力量,队伍逐渐得到恢复。走出商洛山之后,就有人提出了称号的问题,更有人主张立即称帝。但此时李自成特别谨慎, 认为自己基础未牢,势力尚弱,过早的打出皇帝的旗号,只会引来官府更加疯狂的围剿。他不但不同意称帝,甚至连攻城都不允许,只是慢慢地积攒力量。打下洛阳之后,称帝的呼声就更高了,包括李自成身边的将士以及几位军师的赞成。李自成依然非常冷静,他受到了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启示,认为过早的称帝,只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但官府会疯狂的镇压,就连其他的起义军都会视自己为劲敌。所以,他坚决的拒绝了称帝的意见,只是把自己的称号改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步履坚实的开始了夺取大明江山的战斗,并最终登上了北京金銮殿的龙椅。
以古知今,由此想到了举国上下的“崛起梦”。国力刚刚有了一些好转,不少人立即就膨胀起来,就要做领导世界的超级大国了。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四面树敌,引发“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威胁论”。现在,这个结果大家都已看到了,中国几乎没有一个朋友,受到了周边国家的围追堵截。与全世界为敌,所谓的“中国梦”只能是画饼充饥而已。
2014-1-24
继续读《李自成》第二卷下册。
郝摇旗是《李自成》中刻画的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在书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个性鲜明,形象生动。他是最早跟随高迎祥起义的将领之一,因为英勇善战,作战骁悍,好举旗冲锋,人送绰号「郝摇旗」。他军阀作风严重,除了李自成,谁都不在他的眼里;他又嗜酒如命,在商洛山保卫战中,因为嗜酒而贻误战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被调离作战第一线,带领一些老弱病残做后勤工作。但他对李自成却是忠心耿耿,即便在人人喊杀的时候,也不肯弃李自成而去,而是坚决的戒掉了酒瘾,平时滴酒不沾,带着战士们养马、烧炭,与士卒同甘共苦,默默地为自己立功赎罪。重新被启用之后,他作战更加英勇,屡立功勋。潼关南原之战,为轻装突围,欲杀其妻。李自成死后,他与李过等联明抗清,于湖南、广西大败清军。后因受军中歧视,退回湖北,攻巫山时与清军战于天池寨,不敌被俘。后被清廷杀害。
郝摇旗的形象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形象曾被搬上舞台与银幕,因而更加深入人心,所以说,是《李自成》中为数不多的刻画的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