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女不容易

(2014-01-02 04:13:04)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杂谈
    新年来临,做父母的都眼巴眼望的盼着儿女回家团聚。我与老伴自然也不例外。可是,一双儿女都没能回来。儿子得了感冒,发着烧,还在去上海的列车上;女儿也未得休息,在供职的公司值班,所以,都回不来。我们夫妻固然为不能合家团聚略显遗憾与失落,但想想孩子们也不易,连节假日都顾不得休息,还在为生活奔波,心里也挺疼的。

这些年,人们讨论最多的就是空巢老人的话题。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剩下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家守着,见不到亲人的孤苦与寂寞,对合家团圆的渴望与期盼,使全社会都对老人产生了同情,舆论都在批评儿女为了挣钱,不顾老人的感受,呼吁儿女要经常回家看看。今年,还为此出台了有关的法律,不经常回家看看的儿女有可能触犯法律。在一个进入老年化的时代,出台这样的法律来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固然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又把做晚辈的置于沉重的道德压力之下。靠法律来维护亲情显得有点令人悲哀,法律维护了权益却维系不了亲情,亲情只能靠沟通与理解来加强。

人进入老年之后,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窄,能做的事越来越少,大把闲下来的时间容易把精力都转移到儿女的身上。年老体衰产生的诸多不便,对儿女以及孙辈儿的思念与牵挂,都使他们对团聚的渴望愈加强烈。其实,此时最苦最难的还是子女们,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停不下脚步,确实很少有时间与精力顾及到其他。压力使他们的情感变得粗糙与浮躁,静不下心来细致的体察老人的心理与感受。他们想的最多的还是怎样挣钱养家。儿子在旅途中把这样的感叹发在自己的空间里:“失眠,玩家的抱怨,手机,平板电脑,充电器,黑黑的车厢与偶尔亮光的窗外,这是我最讨厌的空间与氛围,可是我不得不在这样的氛围中等待黎明,寄希望于阿斗新设计的资源抢夺的盗墓系统,最后一把了!~快天亮了吧?.”女儿则写道:“还在路上走,好困。”“一出公司门,突然觉得腿软….”为什么突然腿软?肯定是压力所致,这使我在心疼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担忧,生活给他们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这种时候,你还忍心责怪他们不能“常回家看看”吗?

所以,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人之间,还是多一点理解吧!老人的需求固然值得同情,毕竟还是属于精神方面多一些;而子女们的压力则来自于精神与肉体双重方面。他们的难处要更大一些。为了不让孩子们为难,做父母的,能忍就忍一下,能克服就克服一点。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想一想,也许就能够相互理解与宽容了:孩子们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喝粘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