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书案

(2013-10-26 05:10:31)
标签:

文化

分类: 故里钩沉
                                           ——故里钩沉(139)

父母离世后,家里再没有什么亲人,祖屋就闲置起来。有用的东西有的送给姐妹,有的送给族人。有一条旧书案与一对方盒,没有舍得送人,就拉到城里的家来。

旧书案与方盒,都是祖传下来的,应该是明清时的制品。从前,它们都是摆在祖父屋里的。书案长约三米,木雕镂空,图案简约,透着古色古香。它靠着北墙而立,一对青花瓷瓶与那对方盒,摆放在书案两头,中间还有一只八卦青花方瓶与一只养兰花的瓷花盘。书案前面是一张方桌,方桌两旁是一对太师椅。祖父就经常坐在方桌旁与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要好朋友聊天。有时,我也会被父亲逼着,规规矩矩的坐在方桌前练习书法。练字的时候,祖父也不打扰我,在炕上半倚着被罗,戴着老花镜读线装的《聊斋志异》。倒是父亲站在我的身后,时刻为我指指点点。有时因为哪点写的不好,还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指责。所以,这引起了我对书法的逆反心理,虽然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练字,却故意将身子在椅子里拧来拧去,椅子发出委屈的咯吱声,心思却不知早跑到哪里去了。直至今天,我对书法一直不太喜欢,就是那时留下的心理阴影。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我与祖父在椅子上相对而坐,听祖父给我讲他年轻时闯关东的故事。这个温馨的场面,也一直铭记在我的脑海里。我之所以舍不得丢弃这张书案与方盒(方桌与太师椅早就破烂的无法使用,不知被谁弄走了),大半也是出于这种心理。

因为城里家里都是新式家具,旧书案搬来之后,摆在哪里都显得不太协调,所以,就一直放在门洞里。有朋友来见了,都觉得很可惜,我也一直没怎么在意。后来,一位文友警告我说,要是再在门洞里风吹日晒的,用不多久就垮了。我这才认真起来,与妻子合计着,在书房里为它勉强挤了一个位置,就靠着一长排书橱立着。正愁一大堆新买的书无处搁放,索性就都摞在书案的上面。没想到,把它摆在这里还挺搭,古色古香的,更增添了几分优雅的意味。这种效果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每当我在书房里看书或写作,一眼望到旧书案的时候,就会想起儿时在父亲严厉的监督与祖父慈祥的注视下练习写字的情景,心里就充满了满满的暖意。

                                       2013-10-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儿生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