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哲学”
(2013-10-20 05:37: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生边鼓 |
前些日子,儿子总是在他的QQ空间里不点名的表达他对公司某个职工的不满,我点了他几句,儿子悟性还不错,立即改了。
其实,我明白他的用意:觉得某个职工有缺点,想当面批评他,又怕伤了那个职工的自尊心,就想利用QQ空间来向对方传达一下信息。这种做法,用意不错,方式却不妥。因为空间是一个公众场合,虽然范围很小,但毕竟是圈子里的人都能看到的地方。在那上面发布信息,实际就等于对其进行了公开批评。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剥光了他的衣服,对他是一种羞辱。最主要的是,这种做法会使他认为你对他心存成见,故意有话不说,是对他的心理排斥。这种方式对他的伤害,远比当面批评要大得多。
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总,面对着自己的职工,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分寸与场合。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暗示,都有可能在下属心里引起巨大的波澜。因为你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有时你只顾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却无意中伤害了另一个人,而你自己还懵懂不知。久而久之,你的团队就会军心涣散,矛盾百出,直至影响了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行秩序。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与你的员工都成为知心朋友。以朋友处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双方都不会心存芥蒂。但这种办法也有缺陷:办公司毕竟不是仅仅为了交朋友,公司员工之间最主要的还是利益关系。作为一个好的老总,就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什么性格的人才都要兼收并蓄,将其身上的潜力潜能发掘到极致。再说,公司规模小的时候还能与职工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将来公司发展了,职工多了,你总不能与所有的职工都成为朋友。这时候就只能用制度来管理整个团队。 所以,以朋友方式相处,只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只能应付人少时候的局面。这一点,是在公司发展初期就应该注意到的。
我对儿子说,利用QQ空间传达信息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应该使用一种“模糊哲学”:只是表达自己的心情或看法,尽量不要涉及具体的人或事。别人只能循着你的思路去揣摩,去分析,去思考;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去做自我调整。这不是故作高深,也不是不够磊落,而是将对别人的伤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