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15)
(2013-10-16 01:57:51)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札记 |
2013-10-13
读《李笠翁小说十五种》,清·李渔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一版一印。
知道李渔,是通过他的戏剧与诗文,但对他的小说知之甚少,几乎没有读过。这次读他的《小说十五种》,目光竟为之一新,才子毕竟是才子。才子笔下鲜有俗品。萧欣桥在前言中说李渔的小说“在清代白话小说中可推为上乘之作”,绝非溢美之词。
李渔小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好看。中国的古典小说,皆由宋人话本发展而来,其特点一是通俗易懂,二是故事性强。而李渔作为戏剧大家,将他搞戏剧创作的经验与风格带到小说创作中来,这就使得他的小说故事完整、生动,结构紧凑、曲折,视角独特、新颖,十分好读。而作为大家,他又不愿意落入前人的窠臼,常常独辟蹊径,情节的发展往往出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读者明明知道这是作者的杜撰,感情却不由自主的跟着他转,随他喜而喜,随他悲而悲。让读者深入其境,认假为真,这才是小说家的真本事。即如开篇第一部《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里,作者让故事的主人公把演戏与生活融为一体,演戏成为谈恋爱的一种手段,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知是戏在演生活,还是生活在演戏。将读者带到剧情当中,直到最后才解开谜底:原来二者已经融为一体。这样的写法,使人难以释卷,只能一口气读到底。
2013-10-14
继续读《李笠翁小说十五种》。
说教乃文学之大忌,但这要看说教者是谁。不少大家的说教,新意迭出,令人在再三玩味之下,颇有所得。李渔即其一。李渔以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世间百态有着切肤的观察与体验,总结出不少寓意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才能“离合悲欢嬉笑怒骂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这样的“说教”,俯拾即是:
“但凡无事之时,哓哓然自号于人,曰我忠臣孝子义夫节妇者,皆有事之时乱臣贼子奸夫淫妇之流也。”
“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篙。衙门里钱这等好趁?要进衙门,先要吃一副洗心汤,把良心洗去;还要烧一份告天纸,把天理告辞。然后吃得这碗饭。”
“但凡男子相与妇人,就如馋人遇酒食,只可使他闻香,不可容他下箸。”
“偏是贪官起身,有人脱靴;清官去后,没人尸祝。只因贪官的毛病,有药可医;清官的过失,无人敢谏的缘故。”
“家中是解愠之风,兆瑞之雪,娱目之花,赏心之月;客路上是刺骨之风,僵体之雪,断肠之花,伤心之月。”
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岂是“说教”二字了得?
读《长城烟尘》,柳杞著,解放军文艺社1962年一版,1978年重印。
抗战小说,与当时大多作品一样,图解政治,无足道者。粗览一过,随即释卷。
2013-10-15
收到网拍书《旧日红》,董桥著,中华书局2012年10月一版一印。原价38元,以20元购得,加上邮递费5元,仍然便宜不少。
董桥的书在网上属于热卖品,几乎每本旧书都要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他的作品,前些年零零星星读过一些,觉得还不错,但缺乏整体印象,故此特意从网上淘得此书。
书是布面精装,几乎近十分品相。深红的封面,沉稳大气,丽而不艳;烫金的书名,简约的图案,儒雅之气扑面而来。扉页上贴着一小幅藏书票,是丰子恺先生的彩色漫画。整本书纸质优良,印刷也很精美。这样的书,只宜熏沐之后捧读,无人忍心随意折页卷角。不用看内容,只这般装帧,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了。想必阅读起来,更胜一席美餐。
不用着急,静下心来,细细的读,慢慢的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