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人过尴尬节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我呢?身份也有点尴尬:说是中年吧,似乎有点扮嫩;说是老年吧,似乎又有点充大,反正是一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境地。还有,重阳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是登高,可是要一个老年人登高干啥呢?登得高是为了望得远。年轻人望远,是自感前程远大;老年人呢?再往远处看去,用鲁迅《过客》里面的话说,前面是坟墓。登高望远,看到的是自己老之将至,死之将至,活着还有奔头吗?现在,最时兴说老年人是“夕阳无限好”,但话说一半留一半,那半句是“只是近黄昏”。所以,我始终觉得让老人登高望远,几乎等于为死刑犯陪绑,是一件非常尴尬,也十分残忍的事情。
我这个尴尬人遇到了这个尴尬节,过,还是不过?莎士比亚说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要过,不管是重阳节还是老人节都得过。因为除了老不老小不小的我夫妻俩,上面还有年过八旬的老岳母呢!这么一想反而心理平衡了:我是“比下不足”,但“比上有余”嘛!岳母过老人节,名至实归;为老人家过老人节,不就免去了我的身份尴尬吗?
说过就过。登高就免了,即使想登高,平原地区也无高可登;花糕没有,就蒸包子吃;菊花酒没有,就喝花雕酒,还可以喝朋友自酿的白酒;冰箱里有螃蟹,持螯下酒也说得过去。还有自家院里种的蔬菜,绝对的绿色食品。中午,妻子果然弄了几个菜,边喝边吃,三口人都挺高兴。
有这样的日子过,天天过节都行啊,管它这节那节呢!过节不就是为了吃点好吃的,吃得高兴吗?所以,这个节过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