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享清福

(2013-05-28 04:11:27)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从小听街坊邻居的女人们凑在一起唠家常,每每夸人将来会有好日子过的时候就会说:“你就等着享清福吧!”由此可以判断:清福肯定是个好东西。回家我就问母亲:“什么叫清福?”母亲说:“吃好的,不干活,不费心。”后来,人长大了,书读多了,经常听到有人提起这个话题。比如梁实秋说:“寂寞就是一种清福。”我知道寂寞的滋味是挺难受的,怎么会成了享福?这显然不对;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似乎也不对,会喝茶,还得会喝好茶的人才能享清福,那是不是说,不会喝茶或没有好茶喝的人就永远也没有清福好享了?
词典里的解释应该是最权威的吧?里面说:“清福,指清闲安逸的生活。”这与母亲的说法差不多,当时我也差不多信了;但到后来,母亲用切身体会把自己的这一定义也给否定了:到她晚年我把她接到城里来生活,一开始还好,后来就不行了,说什么也要回老家;甚至与其他老太太聊天时还会说:“在这里住着,比坐监狱还难受。”我就反问她:“您不是说吃好的、不干活、不费心就是享福吗?您看,您现在吃的不错,什么活也不用干,什么心也不用操,一家子都瞅着您的脸色行事,没有人敢让您生气,这还不是享福吗?怎么说还不如坐监狱呢?”母亲无话可说了,过了片刻才说:“你说的也是,按理说,神仙的日子不也就是这样吗?不过,话反过来说,我就是觉得在你这里也没处串门,每天就囚到屋里,连个啦套儿的人都没有 ,可不就像坐监狱似的!”

现在,我也退到二线,回家来享清福了。与很多新退下来的人一样,一开始也有点不适应,习惯了喧嚣的生活,难免有点落寞;有时还会有点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小伤感。但很快,就将心情调整过来了。就像古人说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身无大病,起卧无碍;钱虽不多,却也够花;子女已成人,事业均无差。每天自然醒,睁眼问吃啥?学仁者乐山,做智者乐水。时间无存储,挣钱就得花!物质无忧,精神有快。即便神仙下凡,又能怎的?区区凡夫俗子,还想咋的!

由此想起了母亲对清福的定义,也想起来老人家晚年的寂寞,我对母亲的话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与领悟。其实,烦恼与享受就在那么一念之间,享福与遭罪只隔了薄薄一层纸,就看你自己的悟性如何了。悟不到,就是受罪;悟得到,便是享福。一切都是缘,一切都是命。认与不认,是由不得你的。

                                                    2013-5-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