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草莓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草莓的,不但爱吃,还爱看。草莓那心形的果实,红彤彤的,晶莹剔透,叫人一眼搭上就那么喜欢。采一枚放在嘴里,又酸又甜,那简直就是至味!
正是因为喜欢,前几年从集市上买来秧苗,种在自家院子里。到了收获季节,也确实结出了果实。但那果实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硕大,那么漂亮:大的有小枣般,小的则如衬衣纽扣,酸酸的,涩涩的,只是略微带一点甜。我大失所望,兴致立减。待第二年春天化冻,刨畦松土的时候,就把那些草莓刨了,种上了别的蔬菜。可是,当天气一天天变暖,各种植物都开始萌芽的时候,却发现沿着菜畦的边沿竟又冒出一排草莓的嫩尖尖来。看来是“斩草未尽”啊。我想再把它除掉,被妻子拦住了,说它既然又活了,留着“看青儿”也好。我没有再坚持,但也没有管它,就任凭它自生自灭了。
那草莓似乎也有一点拗劲儿,并不妄自菲薄。尽管没有主人的照料,却赌气般在轻蔑的眼光里一天天长大,照样开花、结果;而且,虽然没有集市上卖的好,起码不比头一年种的差。果子成熟的时候,妻子采了几枚叫我品尝,问我:“难吃吗?”我有些不大自在,就敷衍的说:“还行。”妻子埋怨道:“幸亏当初没听你的把它拔了。”
到了第二年、第三年、......那草莓虽然孱弱却依旧倔强的生长着,开花着,结果着,虽然果子少的有点可怜。有客人来,也会称赞它的好看与漂亮,甚至还有人将草莓秧苗移挖去,栽到自己家里。
有时,我看着它那弱小的秧苗,心里也会泛起一种愧疚之情。是啊!草莓固然没有长好,但怨谁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为草莓,为什么在别处就长得好,而在我家偏偏就不行呢?不从人身上找原因,却把怨气发泄到草莓身上。草莓何其无辜,主人何其脸厚!如果草莓是个孩子,那主人就是他的爹娘!爹娘无能,却埋怨孩子不争气,天下哪有这般的道理?草莓不言,无以表达自己的委屈与愤怒;倘能说话,恐怕早就怒了:“我爹虽然姓李,可他不叫李刚!”是啊,生长在大棚里的草莓,就像官家的孩子,有官爹款娘供养着,自然发育的人高马大;我家院里的草莓呢?偏就碰上了无能的爹娘,爹不疼娘不爱的,吃不饱穿不暖,瘦弱干瘪那是情理中事!官家的孩子继续当官,穷人家的孩子就得活该受穷!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你有什么资格心里不平衡?这且不算,这孩子,没嫌母丑,没恨家贫,只想用自己的成长来表达对命运不公的愤怒与抗议!它在贫瘠与屈辱中默默忍受着、成长着,已然长成这个样子了,还想咋的!
我顿时觉得无地自容。带着满腔的愧疚,我默默地起身,为自己那不太成器的“孩子”浇水、追肥、松土、捉虫......用我力所能及的努力,去弥补它那久已缺失的爱。
啊!我可怜又可爱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