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场百态(4)
(2013-02-17 10:32:21)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在酒场中,最容易把控局势,做到收放自如的,是平时那些最有权势、一言九鼎的人,比如单位的领导。在单位上发号施令惯了,很容易就将平时的状态带到酒场上。他们一般只注意自己的感受,高兴时就多喝一点,不高兴就少喝一点;想喝的时候可以大杯小盏的开怀畅饮,不想喝的时候可以滴酒不沾,反正在场的都是自己的下属,出于敬畏,即使心里不高兴也没有人不敢、也不好意思反驳。
一般情况下,这种人自尊心特别强,别人稍有言语不慎,他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敬,眉头一皱,别人就会诚惶诚恐,不知所措了。不过人们对此也不会过于在意,反正平时大家听他的发号施令惯了,倒也不认为他是故意的装腔作势,存心来扫大家的兴;大家仍然是以平常的状态对待他,尊敬归尊敬,却缺少了一点酒场上本该有的亲切与温馨气氛。既然大家都不敢放肆,喝酒就成了一种敷衍与应酬。该说的话都说了,该表达的意思都表达了,该走的过程也都走完了,大家闷着头的吃了喝了,也就该散场了。
与这样的人喝酒,永远达不到兴奋的程度,甚至有些乏味。除了必须的应酬,平时谁没事也不会主动找他喝酒。他永远是那样的一本正经,别人也就只能敬而远之了。
11,装腔作势
装腔作势的人也有,不但把平时的一本正经带到了酒场上,而且把装腔作势也来了。他永远把自己的真实感情隐藏的很深,不会对大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永远说着官场上的言不由衷的官话套话。在这种情况下,别人即使想说点真心话也无法开口了,只能是什么样的人,就什么样的打发法,你装我也装。试想,大家都带着面具喝酒,这酒喝的该是如何的无趣?还有的人,明知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并不是那么受欢迎,也并不受重视,却偏偏要故意的端着架子,力求换的别人的一点尊重,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这种人一般都不是在单位上说了算的人,比如副手之类。自己说了不算,却偏偏拿出一副主宰别人命运的架势,希冀别人像供奉救世主那样供奉着自己。这种人都特别敏感,别人无心说出的一句话,他就会认为是对自己故意的冒犯;有时还会故意做出一些强人所难的事情来,比如强迫别人喝酒,或者别人敬酒时故意拿架子,即使酒量很大也只是稍微的用嘴唇沾沾酒杯;别人稍有语言不周,他就会甩脸子,面露怒色;别人稍微违背了他的意志,他就会冷言相加,甚至是拂袖而去,弄得大家都十分扫兴,不欢而散。这种人,会被人称作酒场上的“砸锅棰”或“酒场杀手”,一般有酒局都会尽量避开他,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他。
12,盗买人心
聪明的领导者会把酒场变为笼络民心的场合。平时在单位一副不苟言笑、公事公办的样子,但到了酒场当中,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放下了平时的官架子,与大家称兄道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喝酒的时候,他带头敬酒,哪怕是看门的老头,他也会认真的敬一杯,让下属们都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劝人喝酒,哪怕是命令的口气。对方心里也不会感到不舒服,觉得领导拿自己没当外人,反而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他自己在不让自己喝多的情况下,会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比如强制能喝的人多喝一点,又替酒量小的人解围,令其少喝一点。这样,酒量小的人会认为自己受到了特殊的照顾,酒量大的人也喝尽了兴。最后大家人人心情舒畅,满意而归。这样的酒场多了,领导的威信不但不减,反而增加了,用喝酒的方式增强了凝聚力,减少了工作中的困难。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