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场百态(2 )
(2013-02-15 07:29:1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看人下菜碟”,是我们当地的一句俗语,原本说的就是招待标准的事:以客人的地位、身份来决定上什么标准的菜。这句话的意思是讽刺招待方的势利与不公。
其实,“看人下菜碟”虽然势利,也不公平,但对东道主来说,却也有说不出的苦衷,实际是不得不尔。你想,谁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容许无限度的挥霍,即便是公家消费也是如此。既然经费有限,客人的高兴与否直接关系到东道主的切身利益,那么,就必须根据客人的地位与身份来量身制定招待标准;否则,就会出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尴尬局面。比如说你到上级单位去要钱,如果你不能把上级领导打发欢喜了,钱就要不来。这时候你就要想方设法讨领导的欢心,在招待标准的问题上要不惜血本:酒不厌好,菜不厌精,什么山珍海味、名烟名酒,你就可这劲儿的上。领导高兴了,你想要的钱也就到手了。当然,但凡涉及到单位受检、领导升迁,以及其他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不惜余力的招待;但是,对那些无可无不可的客人,花钱就不能那么大手大脚了,招待标准要大幅下降,颜面上过得去就行了。比如来了个要饭的,你顶多给他个馒头就是了,谁见过凡是见了乞丐,就马上拉到家里山珍海味的进行招待的?
所以说,“看人下菜碟”虽然势利,也有失公允,可是,谁又不势利呢?
5,“面子过程”
给客人点菜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时为了省钱,又要照顾到客人的感受,点菜时你就不得不下一番心思,这里面还有一点心理学呢。比如说来了不那么自命不凡,而对吃喝又不那么讲究的客人,你就可以实行先高后低、先贵后贱的政策:你先点上一两道诸如甲鱼、大虾之类的高档菜,让客人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就会主动提出降低标准,那么,接下来你就可以再点些油炸花生米,白菜炖粉条之类的低档菜。这样下来,你既让客人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又在总体平均的情况下收到没有多花钱,有时反而要少花钱的效果。
点菜时的语言表达也有技术性。 有一次,单位的领导来了一位在外地为官的朋友,单位领导特意从家里拿了两瓶名酒。但两瓶好酒很快就喝完了,而客人的酒兴正酣,领导就让服务员再上两瓶好酒。负责招待的人员一核算这两瓶好酒就得好几百元,于是,就灵机一动,说:“人家XX领导什么名烟名酒没见过?他那么远来到咱这里,不让人家尝尝咱本地有特色的本地酒吗?”客人一听马上表示赞成,单位领导也觉得没丢面子,就顺坡下驴。结果一下就省下了好几百元。
6,迂回战
按照时下的习惯,点菜时一般都是让客人先点,以示尊重。客人一般都是谦让一番,然后再象征性的点一两道平常的菜。这种情况下,你就尽量的让客人点,客人不好意思点好菜,又显得对他很尊重;要是让东道主自己安排,还真不好意思光点那些便宜菜呢。
但遇到那种本来地位没那么重要,却又自命不凡,不知自重的家伙就不行了。他专门拣名贵的菜品点。他每点一道菜,就让东道主心里一哆嗦,心里有苦又说不得。我就遇到过这样的角色。没等主人礼让,也不顾别的客人的脸色,他上来就噼里啪啦点了一大堆菜,而且都价格不菲。作为东道主,单位领导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我一见这情景,赶紧立起身来,说:“这样吧,咱也别让客人亲自费那个心了,就叫小弟兄们安排。”随即我把菜谱递给了身边一位工作人员,并特意嘱咐他:“你去安排,安排好一点。”那位工作人员会意,笑着下去安排了。那位工作人员也很精明,安排的菜虽不名贵,却也从面子上过得去。那位客人心里可能有点不高兴,但也不好说出来;单位领导倒高兴了:毕竟省下了数目不小的花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