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最看不起的是什么?我会脱口而出:文人。我最见不得文人的种种行状:
一曰卖身投靠型。孔老二为其始祖,听见国君召见,得小跑而去;周游列国,兜售学问,结果坐了一生的冷板凳。也曾发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坐着筏子出海,去干什么?没有说,不过估计不是靠打鱼谋生。越是专制的年代,这种人就越多。样板戏中主人公的一句“谢谢妈”,代表了一大群文人的心态。甚至连写出了《女神》的郭老,为了取悦于领袖,在文革中也宣称以前的作品应该全部烧掉,其媚态可掬。
二曰侯门食客型。记得小时候曾看过一出戏,地主叫家丁去砍农民的树,家丁有几句道白,挺有意思:吃二爷的饭,受二爷的管,二爷叫我把树砍,我就把树砍。这倒颇有点象某些文人。李白宣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是皇上把他当成宠物,他写的那些献媚诗,真的是非凡人可比。吃几根人家丢弃的骨头,便“主恩浩荡”,大作吹捧文章,与妓女卖身何异?所不同的是窑姐儿待价而沽,他却是既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三曰狐假虎威型。权贵借文人以攀附风雅,文人借权贵以狐假虎威。上可到达官贵人,下可到村主任,不是亲戚,就是铁哥们儿;亲娘舅下了岗,绝对在人前闭口不提,说不定还会矢口否认,骂一句"土老帽儿"。
四曰摆酸扮酷型。张口别人如何庸俗,闭口自己如何高雅;专门讥讽别人浅薄,极力表现自己深沉。孰不知,怕别人说俗就是最大的俗,玩深沉是真正的浅薄。或好为人师,或搔首作姿,或指点江山,或一览众山小……用句庄稼人的话说,是手里拿着一瓶醋,后面背个大粪筐--穷酸臭美一晃荡。
或许有人问:这个你看不惯,那个你瞧不起,你瞧不瞧得起自个儿?再说,你瞧不起文人,你还拿枝秃笔整天价划拉什么?
我会明白地告诉他:说实话,我连自己也瞧不起,何况咱根本不算文人。至于我的豆腐块文章,也不过是个烧火棍,将火烧得更旺点儿,饭菜再热点儿,混口饭吃的意思。我甚至想,不知哪天政府让下了岗,人家当官的可以当顾问,教师可以去私立学校,医生可以开门诊,司机可以开出租,我能干点什么?电脑时代,连笔都几乎被弃置不用了,你会写点狗屁文章,能派上什么用场?还有什么资格拿酸捏臭?
其实,真正的文人也是有的,但他姓淡泊,名飘逸,知道自己该干啥就干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