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时候,我们的脑袋需要更清透!
先举个简单点的例子——我们武昌的武珞路。以前,我一直彷徨地以为这条路很长很长;自从今年,和雯J拼凑着走了一遍,才终于哀怨地感叹道这条双行双车道的长廊原来是那么短!
诸位,我想表达的意思也许在大家的意料之外,我是想说“武珞路上的红绿交通灯实在是太多了!”每每坐在公车上,守候前一个红绿灯的同时,就必须祈祷着不远地观望下一处红绿灯的变化!偶的神啊,但常常现实却是“一处见红处处红,一段被堵段段堵”。区区六七站的路,居然有时候公交车会比步行还慢,当然就更比不上自行车的速度了!
这就已经是一个问题了,相信常走这段的路的“堵友们”已经开始共鸣!籍此问题,究其原因,首要因素就是红绿灯着实太多!
相信交通学院同学的书本上写着“红绿灯是为了更好地调度车辆而设立的。”可是,我们需要教科书式地来管理交通、疏浚车流,但绝不是生搬硬套教科书上的原话!纵看如“长江干流般”的武珞路,它本就汇聚着大大小小几十股车流,又有何必要为一所大学或是一个军区大门独辟几处红绿灯呢?在这几处地段,过街的几乎全为行人!当然,我不是漠视弱视行人的生命安全,不屑于为他们等上几十秒钟!
但是,我们的脑袋需要更清透,不只有走地面才可以过街的!天桥、地下通道,都是一些曲径通幽的好方法!我相信,有不少市民都曾经在这条路上“误过点”,甚至是错过了大事!因为,每次乘车,无外乎满车厢的手机铃声响起,欲爆炸的抱怨音量回响,再是一阵阵地哀求电话那头多一点耐心!
我坚信,我们的社会一直都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中趋于完美;但有时候,毕竟弯路也走得太多了!还就说这“路”——其一,充其量只有三车道的武珞路,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庞大的车流量,将来又如何拓宽???因为临街建有如此之多的高楼大厦如悬崖绝壁般耸立,钝刀子拆,可惜;快刀子炸,更可惜;再建一条武珞路,那估计不是横穿武大测控就是华师大,又会破坏校园宁静!其二,这段路上只有两座天桥,更不用说有地下通道了,而红绿灯却不下十余处,显然光从数量上就不可称作和谐!其三,我们的城市道路总感觉缺乏长远地规划,好好的一条马路,今天这里开一道口子,明天那里拦腰斩一剑,如此仿佛切豆腐块一般,将城市越拧越碎,最后搅和成了一碗豆腐佬!
如此,叫人如何不从照片上怀念百年前的武昌大道汉口巷?!
汉皇风光最繁华,廿里尘嚣百万家。
不是文人才笔大,焉能写尽各生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