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个几百字,现在觉得是那么自然.也不知道当年为什么会"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咬断钢笔头".
现在回想一下高三的生活以至于高中的生活无外乎一个"等"字.尤其是这半年来一场场考试接踵而至,而我们就捱到天亮.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是在等待迎接高三的峥嵘岁月;每个不知为何而紧张的学习日里,我们等待大大小小的考试,因为考试才是最轻松的时刻,可以睡懒觉,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玩一圈;而在每次考试之后,又在焦心地等待成绩.
而"等"最突出,还是在今朝.六月初那几天,是在等高考,四国军棋不知道豪了多少盘;再是中旬那近十五天,又是在等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数字,心想要是和斗地主上的分一样就BUG了;如今,在几天的奔波之后,我又重新在等候录取通知书的战役中被激发了.
我明白,今后的日子将过得很快了,这辈子都会很快的.因为往后的路大致已设定了,多少可能变成了不大可能.可如果一个人真把一条路给走精了,风景也还是会很不错的.这也许就是老师在复习时总要我们精做一本书的原因吧,只可惜我是不大做作业的.现在在处理参考书时,总会觉得整页整页的空白很刺眼.
我想,如果能把没做完的书换回成钞票该有多好啊.如果把书硬塞给学弟学妹们,那不又像复读的同胞们,将高考的恶性循环进行到底.一年胜似一年,恶性肿瘤越憋越大.
真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上了高考的套的.没有高考,中国会饿死一大批;把高考做得越来越大,中国会痛死一大批,穷死一大批,当然也喂饱一大批.我甚至还想,高考会不会与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口号虽好,可惜只是口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考不如"超级女声".
我越来越觉着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实批判者.因为,只有当批判家与社会活动家相结合才会有真正的救世主出现.比如,马丁.路德.金;比如,甘地;可惜在现代中国没有这样的人物.整好七十年前有鲁迅,可也逝去了整整七十年了,又有几个人记着这一切?
不是时代不需要,只是时代造不出啊!现代人已趋于近于兵马佣了,但就是太多了.这块地盘为什么总是少了精神领袖,就连踢球也是这样.
不说了,说多了,也只是三寸不烂只是有点溃疡之舌了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