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我在昨天晚上七时左右从东北农业大学回来到现在,心里一直被一种疼痛和酸憷困扰着……
我去东农送我的侄女上学,她是今年刚刚考上东农的新生,国庆放假后,学校要求七日晚上六时前必须回校。在去农大时,由于急着赶路,下了公交车后走在木材路的右侧人行道上,急匆匆地穿过一个个叫卖着的小商贩和各种摊床,走在由于下雨而泥泞的高低不平、路面破损、人车混杂的500多米长的东北农业大学校门前的木材路上,心里就有些犯堵,但是,总算能凑合着逶迤前行。我校门口和侄女分手返回时,顺着右侧往公交车站走的我却无法前行,出租车、公交车、行人、商贩摊床,还有满 目的垃圾,我不知道我的脚要如何抬起来,再如何落下脚来,我走出这条路足足用了四十多分钟,既要看着脚下,生怕被垃圾或者什么拌倒或者别踩到垃圾或者陷在泥水中,还要左顾右盼着小心拥挤的车辆……
在这条破烂道路上,还有21和86路两线公交车站的终点站……
我真的为每天晚上走出校门的学子们的生命担心……
终于走出这条我几乎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过的这么难以形容的路,站在路口,回望着这条路的脏、乱、差,忽然心生悲憷:不知道大学校门以里的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子们(我在这所大学的大门口还看到了两个蓝眼睛、金发的女留学生或者外教),每天是如何行走在这混乱不堪、破败不堪的地段的,如果不是亲行目睹,我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美丽的哈尔滨竟然还有这么不堪入目的角落!
东北农业大学,这所全国闻名的“211”大学,仅仅是一所大学,不是各级政府的哪个厅局,更不是哪一个职能部门,因此,我以为,这所大学只能管得了大学大门以里,却无制约和管理大门之外的若干事宜,因此,大门以里的学子或者领导或者教职员工只好眼睁睁望而兴叹吧?我不敢想象,这里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过上一级的教育部门或者行政领导视察过这所学校?我敢肯定,绝对没有过,否则,那些上级领导或者部门路经此地时,会做何种感叹?
每一所大学,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之地,还是一个面向社会的窗口,因为这里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如果他们在吃过晚饭的闲暇时间或者周末,他们应该是不愿意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吧?他们每当假期或者和家里人通信联系时,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介绍自己将在这里完成高等教育的大学或者这所大学的属地管理所在地呢?已经走出这所大学的人又会如何回忆这所大学和哈尔滨这座城市呢?那么,每天都要出入这所大学大门的教职员工又要以怎么样的一种心态面对这种恶劣?居住在这条路上的附近的居民又是要以一种怎样强壮的神经才能修练到对这种环境的视而不见呢?
我原来所工作单位门前的马路人行道上的道板,几乎年年都要换新的,换得我们整个单位的人都心疼,因为那些精制的道板并没有破损,也没有松动现象,我们还知道,每更换一次这些人行路面上的道板,要花好多好多的钱,每当夏季里这些完好如初的路板被拆掉换上新的时,单位的同事们都要愤怒地议论几声。不知道每次都作出更换那些没有破损的行人道板的人,会将那些撤换下来的扔到哪里,不可能旧物利用吧?那么,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还有污染……昨天晚上,我忽然想去找那些被丢弃的路板,一块块地铺在东北农业大学校门前的这条木材路的人行道上……
东北农业大学校门前的这条名叫木材路的路,虽然我没有进行过调查,但是,我想,按照惯例,这条路一定不归东北农业大学所管辖,因为一所大学是无法管理校门外的事物的。那么,如果大学没有能力没有权力管理,就一定是归这所大学的所在地政府管理了,那么,那些工商、税务(我在这条街上的两个饭店吃过饭,都以没有发为由拒付顾客发票)、交通、城建、环卫等部门都在忙什么呢?
我想,我真的不愿意再走这条马路了,因为我无法忍受这里的脏和破烂不堪的人行路面,无法穿越那些沿街叫卖的商贩,无法行走在高低不平的人行道 ,更担心着一不留神会被拥挤的车辆碰着,血肉之身能撞过那些铁老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