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影视题材百花争艳尽显繁荣

标签:
新疆阿娜尔罕影视剧文化产业娱乐 |
分类: 天国王朝(影视、音乐) |
新疆笔记之五十
电视剧《阿娜尔罕》从5月6日晚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正式播出,填补了新疆原创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历史空白,是一件令新疆人民欢欣鼓舞的喜事。人人都在说新疆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新疆的文化多么丰厚,多么迷人。但在当下而言,要清醒的认识到,事实未必如此。如其他资源一样,新疆仅仅具备丰厚的“矿脉”,离真正的艺术品和产品,如同新疆自然地理现状一般,有着辽远的距离。《阿娜尔罕》仅仅为新疆影视题材步入全国观众视野打下一个基础,完成市场化繁荣还需要更大的努力。
这部由中央电视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出品的20集电视剧《阿娜尔罕》从5月6日晚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正式播出。5月7日晚在新疆卫视播出,包括在维吾尔语新闻综合频道、哈萨克语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该剧填补了新疆原创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历史空白,是一件令新疆人民欢欣鼓舞的喜事。《阿娜尔罕》开播一周,央视综合收视率达到1.7%,位居全国第二。之后,第4集获得4.01%的好成绩。另外,在新疆卫视播出也获得今年以来最好的收视率。
该剧是根据北京电影厂1962年创作的新疆题材电影《阿娜尔罕》改编,以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这一重大历史进程为背景,选取两个乡村贫苦青年的坚贞爱情为切入点,将普通民众的苦难人生同惊心动魄的时代风云紧紧糅合,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凝重的历史画卷。电视剧《阿娜尔罕》演员团队聚集了新疆维吾尔族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他们多是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专业人才。在剧中,他们整体展现了新疆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出色表演才华和良好的职业精神。清新的面孔,真挚的情感,壮美的风景和优美的歌舞显示了新疆元素的无穷魅力,带给全国观众的也是与众不同的华丽享受。
以当下中国政治的层面认识,新疆是整个中国的战略屏障。以历史文化的纵深认识,西域是多元、复杂而深邃的学术、艺术矿脉。今天的新疆有着维护和巩固国家文化安全的崇高使命,新疆的国际影响可以覆盖中亚国家,辐射所以穆斯林国家,波及欧美国家。因此,挖掘悠久的新疆文化,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新疆影视作品对于今天稳定新疆大局,重塑形象,并从源头澄清各族群众思想,显得异常迫切。人人都说新疆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新疆的文化多么丰厚,多么迷人。但在当下而言,须要清醒的认识到事实未必如此。如其他资源一样,新疆仅仅具备丰厚的“矿脉”,离真正的艺术品和产品,如同新疆自然地理现状一般,有着辽远的距离。整个文化领域,新疆还都沉浸在初级阶段,影视艺术作为最具吸引力的产业,还带着“主旋律”的镣铐,跳着传统舞蹈,没有多少现代气息。
今天《阿娜尔罕》的成功,仅仅为新疆影视题材步入全国观众视野打下一个基础,完成市场化繁荣还需要更大的努力。不过,《阿娜尔罕》的努力并非一次偶然。去年,由新疆一家民营公司牵头拍摄的《雪浴昆仑》也把镜头对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疆和西藏,两个兄弟省区血浓于水,互爱互助的密切关系展现了中华民族奋发昂扬的精气神,这部长篇电视剧播出以来也获得较大反响。如果再把目光放远,自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影视文化事业伴随中国影视文化机构全面市场化的大潮,也在加大探索的力度,努力寻觅各自的突破口,积极“走出去”。
新疆电影近十年来由国营制片单位出品的有《吐鲁番情歌》、《买买提的2008》、《大河》、《乌鲁木齐的天空》、《生死罗布泊》等,属于民营公司制作的也有《娜娜》、《西域大都护》等,内容涵盖历史、体育、儿童、爱情、亲情等不同方面,其中,《大河》、《乌鲁木齐天空》都显示了新疆电影的最高水平。
与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发达省市相比,新疆对影视行业投入还有较大差距,新疆的影视剧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都需要更大提高。目前,除了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以外,还有40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大部分还停留在摸石头过河的尝试阶段。不过,随着新疆文化事业的不断探索和进步,如果可以挖掘更为丰富多元的题材,尝试把民营企业与国营单位形成合力,将新疆题材从文化表达与市场回报进行结合,以大气磅礴之作积极拓展全国院线和全国卫视等市场渠道,让影视作品真正成为文化商品,产生盈利、造血等功能,这样一来,新疆日益百花齐放的影视作品依靠多元民族文化的装点,必定能结出累累硕果,绽放出更为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