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水浒四:悲剧的诞生
和运超

从60集以后,梁山的大业几乎就围绕宋江那颇为矛盾的招安心理在转悠了。这一计划的酝酿实施,一大关节就是赚取名声很大的卢俊义落草。说实话,这是很卑鄙的行为。卢俊义被吴用拙劣的小诗害的家破人亡,梁山好汉转过脸就推卸在野心勃勃的管家李固和官府身上,好像他们是侠肝义胆的豪杰,此事与他们全然没有关系一般。
但这段故事的波折起伏是蛮高明的,一来大名府没有那么顺利被攻下,二来中途宋江还因为病痛折磨险些丢了性命(不晓得是不是对他无辜陷害卢俊义的一次天谴吧)。当时大名府可是宋朝堂堂东南西北的北京哦。也是梁山主动出击的最大的一座城市,所以在收服卢俊义这一大的情节之下,又插入了收取关胜这一小的段落。关胜是梁山五虎将之首,生得与关羽一般,连性格和喜好都一样,也难怪江湖传言当年罗贯中也参与了《水浒》的创作。关胜亮相果然威风凛凛,连败水军头领多人,一人独破十五辆战车,一人迎战林冲和秦明两大虎将……这一节还可以看出林冲与关胜正好比三国中关羽和张飞。也许有人会诧异,林冲怎会和张飞一般?须知林冲绰号是豹子头,张飞的外形描写在小说中可是豹头环眼!另外,林冲在梁山一直都使一根丈八蛇矛,剧中也很清楚的表现了。
关胜对梁山的投诚虽然可以理解为官府无能,对忠义的解读是很不靠谱的,如卢俊义的深陷大牢完全是梁山好汉一手造成的,宋江等人却撇得干干净净。当然,关胜这样的人并不了解真相。
等到安道全给宋江治好病之后,终于在大名府大闹元宵花灯的时节,打入大名府救出了卢俊义(安道全的入伙再次把女人的背叛与奸险点了一下,可叹施老爷子受伤太深啊)。电视剧把梁山在大名府搞的破坏轻描淡写了,但梁中书逃亡中一个打探消息的官兵还是说了一段台词,大意是:大名府如今惨不忍睹,而梁中书一家被杀了个干净。
卢俊义上山的一段很是微妙,宋江反复要把头领大哥的位子让出来,燕青的眼神一直很犹疑。吴用的心思也很诡异。表面上被众人的大吃大喝糊弄过去,但众多头领心里是有主心骨的。因此卢俊义与燕青的一席话很让人感慨,谁也不愿担负贼寇反叛的罪名,何况本身卢俊义曾经是宋朝保家卫国的一员良将。燕青由于年轻,当时心中只有他的主人,以为对于卢俊义而言成为梁山头领是一个出头机会。时间久了会发觉,燕青与其他人大约是有些格格不入的,他对梁山前途和天下大事比较冷静。其他人都要么被名利所迷惑,要么都是快活恩仇的粗人,只有燕青要算一个心态超然的雅人,这一点可能只有与公孙道士比较相似。
二打曾头市为晁盖报仇,卢俊义终于显露一些本领,排兵布阵和武艺手段,他确实相当厉害。当然最终还是依靠双面间谍把曾头市拿下,卢俊义单挑史文恭为晁盖报仇。从打斗来看,电视剧中演绎史文恭与卢俊义、林冲师出同门,功夫确实不弱。最终,关于山寨之主再次引来争执,这不是罗嗦,而是故事的跌宕起伏,《水浒》名著的含金量虽然有水分,但写法确实也有过人之处。安排东平府和东昌府比赛,是为了引出最后的重量级人物董平与张清两个猛将兄。
董平是五虎将中一个被扭曲和鄙视的典型。排在五虎中垫底,为人也以好色著称,都是对他莫大的误会。双枪将要以实际功夫论,董平起码要位列三甲。别的不说,以没羽箭张清的飞石功夫,可以说对谁都百发百中,呼延灼、关胜这样的厉害角色都一上来就中招,关胜也以击中大刀遮挡。而董平可以连过三次,而且前两次都是董平主动格开张清的飞石,那功夫可说放眼山寨一百余人无人能够办到,可见董平的手段。当然,这不是说他武艺就超出旁人很多,但他的身手和底子绝对在梁山属于一等一的。一出场他与韩滔交手,韩滔虽然实力不行,也曾在秦明手下走了二十合,面对董平数合就被徐宁换下。徐宁的钩镰枪天下独步,在八骠中可是位列第一。董平和他打了五十合未分胜负,宋江怕徐宁出事就鸣金收兵。可徐宁回马之后,董平却匹马双枪追杀上来,一人独对梁山成千上万人马。董平丝毫不惧梁山围攻埋伏,胆敢一人追杀过去,可见他信心满怀,果然,他一人独对大军,手握双枪只靠双腿驾马,却能杀出重围。万夫不当之勇,在梁山好汉中没有谁能比对董平的刻画这样明显!
另外是说董平好色,梁山上确实不乏好色之辈。但说董平好色是不准确的。他爱慕东平府太守程万里的女儿,三番五次派人求亲,这是明媒正娶的正常程序,哪里能够和西门庆、王英之流相提并论呢?要真是好色,董平大可以和程家小姐勾勾搭搭,三五次在程太守面前碰一鼻子灰,犯得着受他鸟气吗?可见董平的心思是堂堂正正的。只不过那程太守多番推辞,实际上是看不起董平身为武官莽夫。最后董平抢了程家小姐有一些瑕疵。当然,董平又投降了梁山,沦为强盗草寇,既然如此,抢个把女人算得了什么?不过,电视剧添加一些悲剧元素,什么程太守是杀董平全家的祸首等等,实在不可信。
跟着是张清,电视剧很好的刻画了张清年少气盛的傲气,不过在与宋江对抗的时候,没能忠实董平连过三石的出色武艺(可能会太突出董平,而把张清贬低吧)。最终张清的上山终于促成《水浒》的高潮戏来临,订座次和亮出招安宗旨。
排座次是水泊梁山一桩大事,上山有先后,功劳有大小,地位有不同,怎么样才能把一碗水端平?这时候挖出石碑显示了宋江、吴用、公孙胜的高明手段,书中写筹划了数日,当然包括定好名号座次和准备石碑。这是一个成功的策划与公关活动,最终在后世读者看显然并非那么公平,从此好汉们几乎都整齐划一,大多缺少前面的那些个性了。
不过,大多倒不是全部,招安题旨一亮出来,还是继续有争议。这是电视剧一直浓墨重彩渲染的主题,也是悲剧的诞生。配音演员出身的张涵予,台词功夫是相当过硬的,英雄大宴上的一首词,朗诵十分精彩,可惜宴会不欢而散。事后,在去往东京观灯的名义下,宋江也为众人的不理解而犯愁,但他的意志颇为坚定,所谓痴人的独白非常煽情,但也体现了新版电视剧对整个《水浒》精神的定位,实际上是可取的,也才显示了一种真正的创作。对招安的反复铺垫与争议,实际上已经显露,当时的条件和梁山众人的自我宣传,招安一定是不得不为之的。招安的缘由和出路的渺茫的夹缝中,宋江等人的悲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终于,招安大计的关键人物——李师师粉墨登场。燕青与李师师相会再次显示了第一人物燕青的才干。正因为拜访李师师,燕青在宋江等人心目中地位一跃而上,从卢俊义的仆人心腹转而得到宋江的莫大器重。偌大的山寨,只有燕青上得了台面,是一群俗人中的雅士,没有燕青,宋江等人朝思暮想的招安绝对泡汤。故事很快就通过许多事实证明这一点,就连剧中李师师都说,他们还会来的。李师师这个人物,也是虚虚实实。在历史人物中,真正与李师师比较靠谱的应该是北宋末年的大词人周邦彦。不过,宋徽宗与李师师有关系也是可能的,因为宋徽宗是艺术家,琴棋诗玩都会(例如踢球),书画更是历史上的一绝,那是高手中的高手。对周邦彦比较器重,所以李师师与这么一个风流有才的皇帝有瓜葛,并不是稀罕事。李师师性格很强,与欣赏的人才肯往来是靠谱的,所以也可见与徽宗交往,也不是全然因为他是皇帝,只少有一半原因是徽宗确实有才。电视剧比较尴尬的定位一点就是对徽宗的态度,反贪官奸臣不反皇帝,也是《水浒》历来的争议。但实际上,对徽宗的描写是暧昧不明的,他既不是宋江等人口中的圣君,也不是蔡京高俅那样的奸人,最终是两个字——平庸。但很显然,宋徽宗不论从相貌、才学、性格等来看,绝对不是平庸的,而是昏聩或者荒唐。在东京闹完花灯之后,李逵和燕青的关系也是非常有力的情节,山寨之中,李逵是很简单的人,所以燕青与李逵关系相对较好,因为燕青骨子里依然比较游离在众人之外。燕青愿意与李逵这样的人亲近,而李逵也服燕青的本领。
宋徽宗本来不愿多事,同意宿太尉提出的招安,可蔡京高俅等捣鬼,陈宗善摇摆不定,第一次招安因为傲慢的诏书和官员的态度而搞砸,当然,众好汉并不完全认同这一想法也是一大原因。宋江不得不体恤众人的心情,尤其林冲一直念念不忘杀高球的愤怒,非常有力的刻画了梁山好汉在所谓大义和草莽豪杰个性之间的矛盾,哪怕是剩下林冲这一个例子。
连挫童贯和高俅的两场大战拍的很马虎,在书中写了数回,就连招安的诏书也下了数次。电视剧不愿反复演绎比较雷同的情节这不错,但很可惜演绎了雷同的画面,童贯十万大军的一字长蛇阵画面很壮观,但在剧中反复出现,居然后面梁山招安后班师东京的官军队伍也将就用了同一个画面,这也太马虎凑合了吧。果然,宋江思前想后,只能走后门通关系,而这个没办法之中的办法,只有燕青才能完成。果然,在高俅捣鬼的时节,燕青再次上东京寻求李师师。这时,李师师与燕青的关系是电视剧中的一大亮点。对比原著中对李师师与燕青的刻画是在“月夜逢道君”一回,李师师与《水浒》中其他女人并无太大差别,依然对燕青有些勾搭意味。燕青是凭借聪明才智折服了李师师,方才办成招安大事。而电视剧比较尊重历史的说法,没有对李师师过多渲染风尘气息,反而因为安以轩的气质显出柔媚之下的不俗。对宋江等人行径也甚为钦佩,与燕青这一场戏更用刺字来煽情(晕,有些效法岳飞他娘的意思)。终于使皇帝幡然醒悟,再次降旨招安。
宋江等人离开水泊前后这一大节中没有了林冲的影子,因为林冲在打败高俅一节已经被宋江伤透了心,绝望的要下山去。尽管宋江用大义凛然的话语想诓着林冲,但林冲曾经当着要放走高俅的宋江面,甚为愤慨的说了一句,林冲不再是豹子头,要还是,就该一把火烧了这山寨!这话太有分量,既显示了林冲个人的愤怒也显示了梁山好汉的变味。林冲的消失还只是一个例子,更为明显的是招安事务看看完成,宿太尉要宋江撤下替天行道大旗。连吴用都声音哽咽的说:“哥哥,当真要如此?”众人无不悲愤,但宋江坚持所谓大旗在好汉心中,坚持把大旗送与皇帝作礼物。这个时候,谁还能阻挡梁山覆灭的命运呢?
悲剧,从文学上的定义是明知无可避免也努力抗争而失败的过程,新版《水浒》准确的把握了这一层含义,后半部分的宋江已经是很清楚自身的命运,但是他坚持要面对这一命运,所以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美学上的含义,是这一版电视剧最具光彩的部分。尽管这未必符合原著的含义。
2011年6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