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生之眼看待死亡(旧文钩沉)

(2010-08-09 11:56:08)
标签:

评论

电影

英若诚

娱乐

分类: 六楼后座(娱乐、口水)
 

用生之眼看待死亡(旧文钩沉)

 

 

              文  和运超       

            

 


    在谢添离去的悲痛还未平息之时,英若诚之死再次给2003年的岁尾加上一笔浓浓的哀伤。或许要让注定这两个字变得更加无所适从。

    艺术家并不是为了让旁人敬仰,也不是要让人感觉有心灵的距离,真正的艺术家注定是一个很真的人,我们的谢添如此,我们的英若诚同样如此。

    假如由梁左和英达、英壮兄弟炮制的《我爱我家》真是国内值得纪念的一部电视喜剧,从这群后辈身上完全可以看见这一代人对影视艺术怀抱的投机心理。但我们的英老先生在这部喜剧里面仍然有着正剧的功力,因为他是艺术家;和他演对手戏的文新宇老先生就没有那么纯,因为他是一个演员。

    艺术的生命力长存其实很像一句空话,当我们记起英若诚在《末代皇帝》中饰演的监狱长始终默默无闻,另外,在《围城》中后半部分出现的老校长夜市默默无闻时,或许应该把“文如其人”这句话改作“戏如其人”才适合他。但其实我们更清楚的是,这一切远没有他一生为戏剧界做出的贡献有影响力,因为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演员,他是“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那种艺术家。

    现在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心中的位置,更多的是取决于精神的感染力,但一切靠的是行动,老一辈的艺术家都是真正懂得艺术三昧的人,艺术绝不是靠灌输和宣传炒作能够传承下去的东西。所以,当这些前辈一个个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未来在人们口中的艺术,也许只是被咀嚼得没有糖分的口香糖,放在那儿充数而已。艺术只对那些死去的人有着永生的活力,而对今后的人却是一片死水微澜,世事往往如此。


2003年12月旧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