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等待》:爱是一道光芒

(2008-10-26 17:28:54)
标签:

评论

原创

电影

北京等待

爱情

和运超

娱乐

分类: 天国王朝(影视、音乐)

《北京等待》:爱是一道光芒

                          文  和运超  《北京等待》:爱是一道光芒                 

 

导演/编剧: 张伦
主演:凯利·尼克斯 饰 乔治
    宋丽清 饰 朱迪
    Tala 饰 娜迪娅
    胡婷婷 饰 南希

类型:爱情片

片长:约100分钟

 

http://sz.lookango.com/images/FilmImages/_21010c6a310-cf3f-41fb-bf9a-6cac4f8dfc5a.jpg


    于一部没有明星阵容的国际化电影而言,能有这样的水准已经是成功了。尽管这个“成功”有些不理想。
    国际化电影这样的概念必须意味着,要么不做,要做就是要轰动的效果,《北京等待》显得太“小家子气”,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不足。因为,从影片的叙事策略和故事情节而言,这位导演不是玩的霍建起那种文艺腔,尽管核心是一段三角爱情,这类老掉牙的东东,甲喜欢乙,乙却喜欢丙,我们的主人公在满世界转

悠,异国风光,都市风情,这显然充满了商业元素。需要一些大手笔把俗套变作精致的程式化设计,《北京等待》不算太落伍,但感觉缺少一些“明星脸”。一个最直接,但可能不恰当的比较,如果是《面纱》的阵容,效果肯定会好上两倍。
    这样比较意义在于不是说《北京等待》的投资多少,显然这片子未必能请多少“大牌”,但我想能有如此跨国际的运作,也未必一个够档次的明星也不能“加盟”。除非是导演故意如此,但如果当真要去明星化,我想对这样一部电影来说,那会是致命的失误。
    以上的都是电影内容以外的看法,点到即止。从电影本身来看,北京的故事确实占据近三分之二把,男主角乔治对女友娜迪亚的爱情,打动了女主角朱迪。朱迪是一个有感情创伤的人,事业也正陷入低谷。这样一段执着的感情给朱迪带来了希望的光芒,这是前半段的内容。后半段恰恰相反,当找到娜迪亚的消息之

后,朱迪很困惑,因为已经不住不觉喜欢上乔治,乔治在满心欢喜之下却迎来打击,娜迪亚很快就意外身亡。朱迪为乔治默默付出,乔治艰难的挺过生死大关。乔治被朱迪的深情所打动,开始满世界寻找朱迪……
    也就是说,影片讲述的是乔治先后寻找两个女人的故事。作为第一世界的大公司的公子哥,先后两次爱上第三世界国家的美丽女人,并最终执着的寻找真爱,故事充满了浪漫色彩,点缀着伊拉克战争和非典两个轰动的现实背景,影片做足了真实和浪漫相融合的功课。
    北京已经是一个相当现代的国际大都会,乔治所处的酒吧很突出的反映了这一背景。乔治的身份也更像一个浪迹在世界的旅行者(用等待,可能是更美好的字眼,但实际上无辜了一点,男主人公实际上是蛮积极的),他的两段异国情缘尽管都以“等待”收尾,但让我们感慨唏嘘的却是人性和命运的无常。
    在对娜迪亚的感情故事中,美伊战争作为背景很有噱头,很多远处世界各地的人都对战争表露了看法。显然这段爱情绽放在一个不幸的时机。

 

http://www.jwb.com.cn/bhzb/res/1/241/2008-10/23/37/res07_attpic_brief.jpg


    朱迪遇上乔治,却是遭遇“灰姑娘”的打击,前面是为了成全乔治,而之后却有不敢相认的凄楚,南茜认为她是想“麻雀变凤凰”使她的自尊心受伤,从此离开了乔治。实际上他们重逢了一次,但朱迪忍住没有见他。而乔治走了很远,却是一无所获,实际上朱迪就在北京,很可能暗示有些人你巡边千山万水,但可能对方就在身边,乔治和朱迪能否重遇留下了悬念,无非是让观众去审视一些“不能说的秘密”。
    影片的演员前面说了都不是明星,但表演还是蛮不错的。男一号长的蛮有型,有气质,演技也到位。例如在误以为娜迪亚遇难那一节,在酒吧接到朱迪朋友的电话,他的表演很有层次,足见一定的功力。
    朱迪的女一号英文自是一流,几场普通话的戏比较糟糕,但是演技还是不错的,尤其和南茜的几场对手戏蛮精彩。和乔治的戏虽然多,但真正有互动感的除了一场长城之外,有印象的就不多了。可能医院那一段没有台词的戏反而更有回味一些。
    影片的画面是很不错的,北京的著名景点一扫而光,巴黎的一些风光也全部捕捉到了,还有云南泸沽湖的结尾戏,作为爱情片,加入这些元素自然加分不少。
    从电影角度来看,真正遗憾的在哪里呢?我觉得是影片整体风格的环节。从剧情看来,加入了一些沉重的大事件,但这些并不是剧情中重要的东西。对于一部爱情片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是一个以宏大背景下的爱情史诗又另当别论。那样的话,整个故事就该围绕娜迪亚做文章了。显然这部戏并非如此。
    如果说朱迪的故事,并非是“麻雀变凤凰”,没有轻喜剧色彩,充满一些悲伤的味道,也都不是问题。但整个影片以正剧的方式看下来,却又略显平淡。真正打动人的情节还是略显不够,因为感动人的一方是朱迪,但是最终的视角却在乔治身上,而且他为寻找朱迪做的显然远远不够让人满意,不是电影该结束的地方

(在那里结束,我脑海里停留的是美丽的泸沽湖画面,不是电影的主人公哦)。所以,应该刻画的是朱迪离开乔治以后的生活,或者围绕他俩是否有重逢的可能性做做收尾才是更好的方式。从“北京等待”的主题来说,也不该选择在云南结局,难道北京没戏了,到云南接着等待么??
    从我们前面看到的爱情给人鼓励的主题来说,在北京给他们一个重逢的契机应该是一个更加美好的结局,因为爱是一道光芒,等待是人世间一段浪漫的希冀,总是有峰回路转的一刻。

 

2008年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