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纯真年代》:回头太难

(2007-11-13 10:54:49)
标签:

影评/乐评

感悟随笔

休闲

爱情

娱乐

纯真年代

评论

和运超

分类: 天国王朝(影视、音乐)

《纯真年代》:回头太难

 

 

一切都可以做上标记,但是人不可以。


                        ——纽伦特·阿契尔

真正的孤独就是你生活在这些善良的人中间,而他们只让你作假……


                        ——艾伦·奥兰斯卡夫人

 

                            文和运超《纯真年代》:回头太难

 

 

 

http://www.53dy.com/pic/20070506113256879.jpg

 

《纯真年代》(又名《心外幽情》,呵呵这个名字更符合影片的含义,这是偶最喜欢老马的一部片片哦,即使他很多作品在影史上更加重要《纯真年代》:回头太难


导演:马丁·西科塞斯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米歇尔·菲弗、薇诺娜·瑞德
类型:文艺片
片长:136分钟

 

    夕阳西下的海边,新婚后的纽伦特悄悄站在远处望着那一个孤独而迷人的身影。纽伦特在心中许下愿望:如果远处的一艘帆船,在经过灯塔的时候,她回过头来自己就过去找她,可惜没有。纽伦特就这样黯然的错过了一生的最爱——艾伦·奥兰斯卡。
    似乎这样说显得太过武断。在之前已经过去了一小时的电影里,纽伦特和艾伦大多数时候见面都十分彬彬有礼。纽伦特和妻子梅之间也一直幸福而甜蜜。可这个故事一再给观众提示,纽约的生活和其它地方一样充满着乏味和无趣。纽伦特和艾伦第一次相遇(也许应该叫重逢,他们以前就认识)是在一个看似对传统有些挑战的上流人家的年终舞会上,纽伦特与艾伦的交往原本是因为她和伯爵丈夫婚姻生活的不幸。她的言行都向往真正的自由,不容于当下的社会。而纽伦特内心虽然对传统
有反抗意识,但他更像是挣扎在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体。
    为了控制自己内心的波澜,纽伦特匆忙地想和梅快些结婚,他都不清楚这样也许是更在意艾伦的看法。另一方面,对于艾伦的生活却时常干涉,劝她不要做既冒险又糊涂的事。当艾伦约他到乡间别墅见面时,他的内心已经在幻想艾伦对他早生情愫。这一切都因为艾伦的性格令他暗里着迷,他没有发觉自己极力得掩饰已经让梅有了怀疑。但是心机灵巧的梅却巧妙地说出一个N久以前的“第三者”,纽伦特以为可以抚平梅的猜疑,但恰恰是聪明的梅挽救了自己的幸福,也挽救了三个人的生
活,也可能使更多……
    虽然后面纽伦特到艾伦家中,坦白自己被梅猜中,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更为关心的女人。但是他们两人压抑许久的情感爆发出来,不是一种痛快地宣泄而更像是一种折磨。同样,纽伦特和梅在新婚期间去欧洲旅行,参加了各种社交活动,一切都像是剧院排练好的歌剧一般在熟练地
演戏,落幕下来却无比空虚。
    纽伦特一有机会就四处寻找艾伦,想和她见面。而艾伦却总是躲避着纽伦特。当纽伦特告诉艾伦想和她去一个美好的国度开始新生活时,艾伦一连迷惘地说:“这个国度在哪儿,你去过吗?”纽伦特知道其实那是自欺欺人。终于,他俩是在自己家的宴会上分手,纽伦特望着艾伦随客人走出大门上了马车,他深情地望着大门的玻璃和马车的玻璃见到艾伦的侧脸,没有转过来看他一眼。当纽伦特鼓起勇气对梅说想远走高飞独自去旅行时,梅一句“医生不允许”让他彻底打消了念头,而且梅还说早在两周前就把怀孕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告诉了艾伦。纽伦特明白恰
恰是梅看似无心的举动,让艾伦决定义无反顾地回了欧洲。
    二十多年后,纽伦特和儿子到巴黎时,他从儿子的口中知道,原来梅其实早就明白他的真爱是谁,梅其实一切都知道。因此纽伦特幡然醒悟,已经走到艾伦的楼下忽然不再想上去,他望着三楼的窗户,脑海中浮现起当年在海边的一幕,似乎艾伦曾经其实也回过头,而是自己没有勇气走过去。他并不敢想象如果那样做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一瞬间他发现楼上的窗户已经关上,然后自己从椅子上起来默默的转身离开。他想
楼上的那个女人心中也会明白他为什么不上去见面的。

 


    这个荡气回肠的影片,是马丁·西科塞斯一部风格最为独特的文艺片,同时也是献给父亲的一部作品。影片动用了超乎寻常的大量旁白,原作是伊德斯·华顿1921年获普利策奖的小说,也是第一个或者奖的女作家。整个影片看上去唯美而含蓄,充满了隐忍和克制,感觉和马丁过
去那些充满性格人物的影片大不相同。
    除了服装美术华丽以外(影片获奥斯卡5项提名,拿下最佳服装设计奖),真正有吸引力的还是三位实力非凡的演员,尤其是米歇尔·菲弗对艾伦的演绎,她把握的人物内心十分准确,几次面对纽伦特情感挣扎和克制,但眼神的孤独和忧郁(自从看过这部影片后,偶就喜欢上这个演员了《纯真年代》:回头太难
)。同样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表演也很精彩,例如他一次去找艾伦,屋子里没有人但无意间见到一把粉红色阳伞,他小心翼翼拿起来凑上去闻手把上的气味,闭上眼睛。一个特写镜头完全展示了他对艾伦的迷恋,但很快揭晓原来这不是艾伦的伞。维诺·瑞德对梅的刻画也很出色,在一个貌似纯真的年代里,原来每一人都有内心隐藏的一面。

 

 

http://images.movie.xunlei.com/gallery/356/8f56c9478e4ddab90b78f62338c1447e.jpg

 


    《纯真年代》是一个当时社会的虚伪和真性情的牢笼,压制着想追求自我的人。马丁的电影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撕毁美国社会美好浪漫的一面,即使在这部充满柔情的《纯真年代》也不例外。所以奥斯卡才一再拒绝这个犀利而固执老头。
    影片感动人的并非单单是一段痛苦悲伤的感情,而是对美国当时上流社会的暴露。做人怎样待人接物怎样,社交舞会怎样,聚餐怎样,男人怎样女人又怎样,一切都有着合乎标准的规矩,跟中国传统腐朽的礼教有着不无相似的地方。当时的背景已经是19世纪70年代(1870年美国正处在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镀金时代”),不过美国并非想象中那样走在世界的前沿,而且还是在纽约,其实恰恰反映美国上层阶级一直是保守主义,甚至带着道德虚伪的假象。他们对于自己的文化和风尚并还没有自信,所以上流社会的一切时尚都以欧洲为风向标。在电影的开头,我们便可以在镜头的指引下一一欣赏餐桌的华丽布局和羹肴的完美奢华。当时纽约上层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维多利亚时期的味道,他们谨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一手创导出来的家庭和生活观念,家庭生活合
理有序,虽然缺少激情。
    所以,这种情形下,一段已经错过最好时机的感情,要维持下去确实很困难。如片中梅的奶奶当着艾伦和纽伦特的面曾开玩笑说当初纽伦特该娶你,艾伦面向奶奶问:他怎么说?奶奶不无得意地说:这个只有向他去寻找答案!梅后来也曾在和纽伦特结婚前说起过他是不是有别的一个人,也是纽伦特坚持说没有。时机总是在无意识的轻描淡写中一再流逝直到不能回头。当然,如果纽伦特固执的越过鸿沟,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但当他已经57岁时听到梅告诉儿子,纽伦特为了婚姻放弃过自己一生的最爱时,脸上的唏嘘感叹是他一辈子心悦诚服的写照吗,因为在那个曾经纯真的年代里想要回头实在太难太难……

 

2007年9-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