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绯闻中聆听袁泉《孤独的花朵》
文\和运超
不久前,夏雨和高圆圆的同居“夜宿”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把7年多的“雨泉恋”危机彻底曝光,这事情真实与否,有待媒体娱乐人士继续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不过这时候似乎我忽然才觉得,为什么袁泉会把第一张个人大碟命名《孤独的花朵》?甚至专辑里那首看来是感恩母亲的《ma
ma》,歌词里也充满恋情失败的哀伤。歌曲历来被视为心声的传达,尽管不排除故意作秀的痕迹,但空穴来风,未
必无因。
一张专辑制作的时间也就几个月(内地港台要像国外那样制作专辑几乎会疯掉的)绯闻里也提到在去年就有袁泉和夏雨分手的传闻,如果袁泉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打造这张专辑,那么很明显,说专辑的主题和分手传闻不谋而合也不算吹毛求疵了。
真评价袁泉作为歌手的实力,显然不如她演戏的水准。仔细听了一下,她的声音并不差,非常细腻,可惜音域不宽广,所以整张专辑的定位在常规的抒情中音和快板舞曲两大类上。从制作实力看,集中了姚谦、姚若龙、陈伟、李伟菘等近年风头正劲的音乐人,但整体质量不像宣传的那样强悍,只能说是一张勉强及格的作品。
主打歌曲《孤独的花朵》是典型的快歌,感觉琅琅上口,搭配着袁泉飘逸的歌喉,一下子抓住了听者神经。在烦躁的季节或者午后的阳光下,给人一股清新的惬意。跟着《琥珀》里面的经典曲目《那件疯狂的小事叫做爱情》却突然扭转演绎路线,袁泉清秀的声线只伴随简单的吉他,几乎是清唱的效果,作曲十分有心思。从这首歌可以看出,袁泉声音还是有比较大的可塑性。这首歌后半部分加上弦乐突出浓厚的怀旧味道,感染力层层递进,算是这张专辑里的一个亮点。
http://www.173top.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3/20070314171035538.jpg
宣传上有一首重磅作品是姚谦和姚若龙20多年来首度联手的《读过的诗》,如果从作词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上乘作品。不过这一首作曲的质量无法和歌词成正比,如果仔细聆听一番也不算太差,但不能和两大词作人的歌词合衬,加上这还不是一首华语原创音乐,实在有些遗憾。
前面提到得《ma
ma》是一首很深情的歌,可以看出袁泉对抒情旋律的把握,后面还有《风雨西关》的插曲《一梦千寻》等也是。对于一个嗓音实力不是很强的歌手,陈伟和李伟菘作为主打音乐人,贡献给袁泉的确实不算多好的曲子,但即便如此已经使这张专辑里比较突出的了。《拥抱的问号》和《暗恋》在旋律上是比较流畅的,但对于这两个大名鼎鼎的音乐人来说,显然是没花多少心思就拿出来的流水线作品,这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针对这张专辑的快歌,《在音乐中醒来》和《一个人喝着拿铁》是可听性比较强的。
要说为什么这张专辑的整体水准不高,我到觉得并不是袁泉唱得不好,能不能唱好和音色好不好没有直接关系,郑中基声音条件那么好,曾经看来是不输于张学友太多的接班人,但后面的烂专辑是一张胜过一张嘛。
而这一次也许是姚谦等人针对她的声音考虑欠妥,她主要是中音区域的作品,更本不能在高音上有多少表现,音色虽然不差但更多演绎得还是节奏偏舒缓的歌曲,主要的旋律都变化不大,仔细听《孤独的花朵》、《薄荷糖》、《ma
ma》、《一梦千寻》、《暗恋》等都是如此,一张专辑里有差不多一半歌曲都犯有这毛病。作曲的风格只能在节奏编排上做点文章,即便袁泉的歌声有些味道,也会被单调的旋律所害。
说这张专辑的主题多半和袁泉当时的切身感受有关虽然是一种猜测,但这一点真情实感可惜没能为此提高她音乐的感染力,歌曲的悦耳程度还有欠缺,虽然专辑创意是笼罩着的孤单寂寞,但释放的能量却不能冲击歌迷的心灵。我觉得这并不能怪袁泉,可以再看看几年前,同样由姚谦和陈伟捧出来的中音路线的萧亚轩,虽然论唱功,萧亚轩可能要抢那么一些(至少她真正参加过歌唱选拔),但同样首张专辑,萧亚轩《最熟悉的陌生人》里面各种音乐风格,旋律变化的丰富性可以想见这
一次,这一班音乐人打造的袁泉首张专辑是多么简单。
2007年5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