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是冯小刚的“专升本”考试
尽管还需要一个星期,全国更多的同胞才能清楚知道究竟冯小刚摆了一桌怎样的“夜宴”。但是在资讯发达的年代里,不少观众已经因为浏览网络在心里悄悄打下了预防针。
点映,对于很多唬人的华语大片来说,现在都成了“点水”,冯小刚是昂首的迈进国际影坛还是萎靡的退回国内?这一顿“夜宴”似乎就像冯小刚一次冒险的“专升本”考试,结果显然很让人提心吊胆。
因为很多人看《夜宴》已经不是冲着电影去的,而是冲着冯小刚的转型来的。《夜宴》考的是冯小刚能否从耍贫嘴的“专科生”成为大师级的“本科生”,所以在《夜宴》的宣传册上,可以见到制片方毫不吝啬的写有“冯小刚最具市场野心作品”的字样。
很多观众都清楚冯小刚在国内票房市场的领军作用,甚至冯小刚面对观众和媒体也毫不寒碜的高调宣称没有失败过。不过观众同样清楚的是,国内影坛的业内人士对他影片的格调和水准评价一向不高,而冯小刚不想把自己限制在只能逗乐老百姓的段位上。这就是为什么冯小刚这次要用豪华古装大片来唬人的原因,他要证明自己具备和张艺谋、陈凯歌比肩的实力。
《夜宴》的灵感来自于莎翁名剧《哈姆雷特》,冯小刚除了借用一些人物外,还大胆的挖掘了兄妹和母子之类的暧昧感情。冯小刚在这份答卷中,发挥了个人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创作。不过,从大师级的高标准出发,冯小刚这次“专升本”有一些口碑上的失败原因在于,他的突破只是局限于自己的题材品味,而没有考虑广大观众对武侠宫廷戏的审美疲劳,甚至他在武侠宫廷戏上根本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写意还是传神,这对冯小刚这个以台词起步的平民化作者来说,这一步迈的显然过大有一些头重脚轻。
如果硬要拿大师来说事,只有举黑泽明的例子,20年前老黑同样拍过改编自《李尔王》的经典古装史诗片《乱》,黑泽明没有因为翻拍莎剧而舍弃日本文化,他完全保留的是《李尔王》的骨架,但《乱》当中的主题和思想是一个非常日本的故事。
冯小刚虽然在“专升本”中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可离国际化的大师级还差一步。
2006年9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