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金万昌梅花大鼓《黛玉悲秋》赏析
梅花大鼓·黛玉悲秋(金万昌录音)
2018.07.01.恢复音频 梅花大鼓《黛玉悲秋》是最具特点的一段传统梅花大鼓曲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节目是梅花鼓王金万昌和名弦师韩永禄、韩永先、苏启元等共同把北板大鼓改革成南板梅花调(也就是金派梅花大鼓)之后的第一段节目。上世纪二十年代,金万昌第一次到天津演出就用这段《黛玉悲秋》打炮,一时间“哎那大观园滴溜溜起了一阵秋风”传遍了津城。另一个原因是梅花大鼓中所有的唱腔板式在《黛玉悲秋》中都有体现。 《黛玉悲秋》的鼓词来源于韩小窗作的子弟书《林黛玉悲秋》,原文比较长,开头仅诗篇就有五阕,由于曲词比较文,艺人们在改编时只用了第一句中的“大观园”,所以这个节目又叫《大观园》。 梅花大鼓《黛玉悲秋》第一落只有六句,概括地描述了黛玉当时的处境和心境。《黛玉悲秋》第二落比较长,前一半描写了黛玉的身世和不幸的遭遇,说黛玉“为宝玉忧成了一身重病,小身儿就好像那风儿里的灯”。接下来就开始出现大观园里的一组人物了,“到了这一天,燕语莺声丫环来叫,叫紫鹃和雪艳要你们是听”,黛玉要带两位丫环去花园散心,细心的紫鹃知道多愁善感的林姑娘如果看到秋天的残花败柳一定会伤神,所以要阻拦黛玉,这时黛玉说:“残秋人爱观残秋的景”,这句唱词如泣如诉,两位丫环拦阻不成,就给她披上斗篷一起去往花园,第二落到此结束。 《黛玉悲秋》中的唱腔比较全,全就全在这个节目中加入了“怯何”和“四季”两段唱腔,第三落中的“悲秋”就是一段怯何唱腔。为什么叫“怯何”呢?据传说这个腔调是由梨花大鼓老艺人何老凤留传下来的,由于当时北京人管乡下传来的事物称“怯”,所以把这段何老凤的唱腔就叫“怯何”了。由于“怯何”字少腔多,安排在《黛玉悲秋》这样的段子里很贴切,这段“怯何”唱的是黛玉进花园。 接下来是《黛玉悲秋》全段的高潮,由慢板改为快三眼,这段快三眼唱的是眼中所见和脑中所想的渔、樵、耕、读,以及各种景物在秋天里的状态。最后黛玉感慨道:“怪不得宋玉登高这不欧阳叹景,果然是秋天来到了,秋景儿伤情。但不知是何人留下春秋四季,我的老天爷呀!既有春夏何必又有秋冬!”紧接着唱腔由快转慢,由黛玉的视觉感受转到了心理活动,联想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变化,这段就是非常著名的“四季”唱腔。 “四季”唱完之后就由第一人称的林黛玉又改为说书人的叙述:“那位林黛玉悲秋悲不尽春秋四季”,“猛听得大观园乱哄哄,鼓儿打的咚咚咚”,这一段“野鸡遛儿”的唱腔描写了荣国府为贾宝玉、薛宝钗大办婚事的场面。黛玉听后不禁悲从中来,更添愁闷,叹道:“宝玉他成家就把奴家我们来扔,实指望亲上做亲情意最重,不料想竹蓝儿打水、漏勺儿去崴风,枉担了虚名落场空!”这是一个多么难以接受的现实啊!《黛玉悲秋》唱到这里戛然而止,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和慨叹。 (本文源自: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 唱 词 哎哪大观园滴溜溜溜起了一阵秋风, 那位林黛玉娇姿与众不同, 哎哪生成的倾国倾城人也难比, 书卷儿破读笔法儿妙灵, 她的骨格儿清高情性儿最冷, 她的文章儿博通心性儿聪明啊。 那位林黛玉虽然说人好命儿不济, 死去了爹娘赴幽冥。 哎哪跟着那舅母家中成人长大, 爱如明珠一般同。 您哪都只为为宝玉忧成了一身重病, 小身儿就好像那风儿里的灯。 到了这一天,燕语莺声丫鬟来叫, 叫紫鹃和雪雁要你们是听: 哎哪今日里搀扶着姑娘花园儿去逛, 散一散心闷病体儿见轻。 哎哪丫鬟说:我的姑娘你忘了这是残秋景, 百草花儿开败,枝叶儿不青。 黛玉说:残秋人爱观残秋的景, 姑娘我对景必要伤情。 哎哪紫鹃说:花园儿的风高,我的姑娘您呐怕冷, 哎哪给姑娘披上了一件羊绉的斗篷。 那位林黛玉欲待要起,她也懒得起, 咬银牙,挫玉钉,皱蛾眉,强扎挣, 手扶着丫鬟站起她的身形。 她们主仆们迈步出离了潇湘馆院, 哎哪花园不哇远面前迎。 那位林黛玉迈步就把花园儿进, 慢闪二目细看分明。 哎我上一次前来观花荷花儿茂盛, 今日里观花海棠花红。 哎我迈呀步就喂把观花亭儿上哎呦哦,啊,哎呦哦!啊,哎呦哦!啊,哎呦哦! 坐下了绛珠星。 哎哪一阵阵秋风儿扑人面, 秋沙滚滚红日来蒙。 哎哪天上的秋雁咯咔叫, 地下的秋菊似金钉。 秋蝉在树上懒得叫, 在秋江,有一个爱钓秋鱼的老渔喂翁。 哎哪樵哇夫打柴把秋山上, 登秋山,越秋岭,砍秋柴,翠柏苍松。 哎哪农夫秋天种秋麦, 秋天秋地秋月秋星。 哎哪读书的学生作秋对儿, 绣女在房中对秋容。 怪不得宋玉登高,这不欧阳叹景, 哎哪果然是秋天又是来到了秋景儿伤情。 哎我但不知是何人留下春秋四季, 我的老天爷呀,既有春夏,何必又有秋冬! 到了春来桃绒儿柳絮儿黄莺儿紫雁儿人人儿可爱, 哎哪百草开了花儿万紫千红。 到了夏来苍蒲儿蒲棒儿荷花儿荷叶儿尚有露水珠儿渗, 哎哪才子佳呀人水阁凉亭。 到了秋来金风儿冷露儿残花儿败草儿人人儿可叹, 哎哪悲秋的林黛玉姑娘对景儿伤情 到了冬来朔风儿瑞雪儿鹅毛儿片片儿这不疙瘩瘩的冷唉, 哎哪守红炉的佳人暖阁之中 那位林黛玉悲秋悲不尽春秋四季, 猛听得大观园乱哄哄啊: 鼓儿打得咚咚咚啊, 号筒吹得嗡嗡嗡啊, 云锣打得那么叮当响, 唢呐吹得公尺公, 先吹一套那合欢令, 然后改了喜重重, 当么中间好鼓板儿, 然后又改了劳汉更(此三字待考), 在头前肃静回避排四面, 藤子金枪摆几层, 金瓜钺斧朝天镫, 鹰舞鹰翻鹰照鹰, 那牛角灯,羊角灯, 牛角灯里头点红蜡, 羊角灯的喜字红, 上打一把三元伞, 下罩着八抬大轿满天星。 林黛玉见此光景心这么一动: 宝玉他成家就把奴家我们来扔。 哎我实指望亲上要是做亲这点儿情意儿最来是重, 哎又谁知,竹篮儿打水,漏勺儿去崴风, 枉担了虚名儿,这不落场空! 哎哪这一回林黛玉悲秋病上添病, 我们明公想:情重的姑娘令人可把她疼。
梅花大鼓《黛玉悲秋》是最具特点的一段传统梅花大鼓曲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节目是梅花鼓王金万昌和名弦师韩永禄、韩永先、苏启元等共同把北板大鼓改革成南板梅花调(也就是金派梅花大鼓)之后的第一段节目。上世纪二十年代,金万昌第一次到天津演出就用这段《黛玉悲秋》打炮,一时间“哎那大观园滴溜溜起了一阵秋风”传遍了津城。另一个原因是梅花大鼓中所有的唱腔板式在《黛玉悲秋》中都有体现。
《黛玉悲秋》的鼓词来源于韩小窗作的子弟书《林黛玉悲秋》,原文比较长,开头仅诗篇就有五阕,由于曲词比较文,艺人们在改编时只用了第一句中的“大观园”,所以这个节目又叫《大观园》。
梅花大鼓《黛玉悲秋》第一落只有六句,概括地描述了黛玉当时的处境和心境。《黛玉悲秋》第二落比较长,前一半描写了黛玉的身世和不幸的遭遇,说黛玉“为宝玉忧成了一身重病,小身儿就好像那风儿里的灯”。接下来就开始出现大观园里的一组人物了,“到了这一天,燕语莺声丫环来叫,叫紫鹃和雪艳要你们是听”,黛玉要带两位丫环去花园散心,细心的紫鹃知道多愁善感的林姑娘如果看到秋天的残花败柳一定会伤神,所以要阻拦黛玉,这时黛玉说:“残秋人爱观残秋的景”,这句唱词如泣如诉,两位丫环拦阻不成,就给她披上斗篷一起去往花园,第二落到此结束。
《黛玉悲秋》中的唱腔比较全,全就全在这个节目中加入了“怯何”和“四季”两段唱腔,第三落中的“悲秋”就是一段怯何唱腔。为什么叫“怯何”呢?据传说这个腔调是由梨花大鼓老艺人何老凤留传下来的,由于当时北京人管乡下传来的事物称“怯”,所以把这段何老凤的唱腔就叫“怯何”了。由于“怯何”字少腔多,安排在《黛玉悲秋》这样的段子里很贴切,这段“怯何”唱的是黛玉进花园。
接下来是《黛玉悲秋》全段的高潮,由慢板改为快三眼,这段快三眼唱的是眼中所见和脑中所想的渔、樵、耕、读,以及各种景物在秋天里的状态。最后黛玉感慨道:“怪不得宋玉登高这不欧阳叹景,果然是秋天来到了,秋景儿伤情。但不知是何人留下春秋四季,我的老天爷呀!既有春夏何必又有秋冬!”紧接着唱腔由快转慢,由黛玉的视觉感受转到了心理活动,联想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变化,这段就是非常著名的“四季”唱腔。
“四季”唱完之后就由第一人称的林黛玉又改为说书人的叙述:“那位林黛玉悲秋悲不尽春秋四季”,“猛听得大观园乱哄哄,鼓儿打的咚咚咚”,这一段“野鸡遛儿”的唱腔描写了荣国府为贾宝玉、薛宝钗大办婚事的场面。黛玉听后不禁悲从中来,更添愁闷,叹道:“宝玉他成家就把奴家我们来扔,实指望亲上做亲情意最重,不料想竹蓝儿打水、漏勺儿去崴风,枉担了虚名落场空!”这是一个多么难以接受的现实啊!《黛玉悲秋》唱到这里戛然而止,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和慨叹。
(本文源自: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
唱 词
哎哪大观园滴溜溜溜起了一阵秋风,
那位林黛玉娇姿与众不同,
哎哪生成的倾国倾城人也难比,
书卷儿破读笔法儿妙灵,
她的骨格儿清高情性儿最冷,
她的文章儿博通心性儿聪明啊。
那位林黛玉虽然说人好命儿不济,
死去了爹娘赴幽冥。
哎哪跟着那舅母家中成人长大,
爱如明珠一般同。
您哪都只为为宝玉忧成了一身重病,
小身儿就好像那风儿里的灯。
到了这一天,燕语莺声丫鬟来叫,
叫紫鹃和雪雁要你们是听:
哎哪今日里搀扶着姑娘花园儿去逛,
散一散心闷病体儿见轻。
哎哪丫鬟说:我的姑娘你忘了这是残秋景,
百草花儿开败,枝叶儿不青。
黛玉说:残秋人爱观残秋的景,
姑娘我对景必要伤情。
哎哪紫鹃说:花园儿的风高,我的姑娘您呐怕冷,
哎哪给姑娘披上了一件羊绉的斗篷。
那位林黛玉欲待要起,她也懒得起,
咬银牙,挫玉钉,皱蛾眉,强扎挣,
手扶着丫鬟站起她的身形。
她们主仆们迈步出离了潇湘馆院,
哎哪花园不哇远面前迎。
那位林黛玉迈步就把花园儿进,
慢闪二目细看分明。
哎我上一次前来观花荷花儿茂盛,
今日里观花海棠花红。
哎我迈呀步就喂把观花亭儿上哎呦哦,啊,哎呦哦!啊,哎呦哦!啊,哎呦哦!
坐下了绛珠星。
哎哪一阵阵秋风儿扑人面,
秋沙滚滚红日来蒙。
哎哪天上的秋雁咯咔叫,
地下的秋菊似金钉。
秋蝉在树上懒得叫,
在秋江,有一个爱钓秋鱼的老渔喂翁。
哎哪樵哇夫打柴把秋山上,
登秋山,越秋岭,砍秋柴,翠柏苍松。
哎哪农夫秋天种秋麦,
秋天秋地秋月秋星。
哎哪读书的学生作秋对儿,
绣女在房中对秋容。
怪不得宋玉登高,这不欧阳叹景,
哎哪果然是秋天又是来到了秋景儿伤情。
哎我但不知是何人留下春秋四季,
我的老天爷呀,既有春夏,何必又有秋冬!
到了春来桃绒儿柳絮儿黄莺儿紫雁儿人人儿可爱,
哎哪百草开了花儿万紫千红。
到了夏来苍蒲儿蒲棒儿荷花儿荷叶儿尚有露水珠儿渗,
哎哪才子佳呀人水阁凉亭。
到了秋来金风儿冷露儿残花儿败草儿人人儿可叹,
哎哪悲秋的林黛玉姑娘对景儿伤情
到了冬来朔风儿瑞雪儿鹅毛儿片片儿这不疙瘩瘩的冷唉,
哎哪守红炉的佳人暖阁之中
那位林黛玉悲秋悲不尽春秋四季,
猛听得大观园乱哄哄啊:
鼓儿打得咚咚咚啊,
号筒吹得嗡嗡嗡啊,
云锣打得那么叮当响,
唢呐吹得公尺公,
先吹一套那合欢令,
然后改了喜重重,
当么中间好鼓板儿,
然后又改了劳汉更(此三字待考),
在头前肃静回避排四面,
藤子金枪摆几层, 金瓜钺斧朝天镫,
鹰舞鹰翻鹰照鹰,
那牛角灯,羊角灯,
牛角灯里头点红蜡,
羊角灯的喜字红,
上打一把三元伞,
下罩着八抬大轿满天星。
林黛玉见此光景心这么一动:
宝玉他成家就把奴家我们来扔。
哎我实指望亲上要是做亲这点儿情意儿最来是重,
哎又谁知,竹篮儿打水,漏勺儿去崴风,
枉担了虚名儿,这不落场空!
哎哪这一回林黛玉悲秋病上添病,
我们明公想:情重的姑娘令人可把她疼。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