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愿季老健康长寿

(2008-03-06 06:01:57)
标签:

季羡林

感悟

自选集

祝福

祝愿季老健康长寿

《季羡林自选集》即将出版,作为责编,我昨天见到了季老.
季老端正坐在沙发上,双手平放在身前的木桌上,见有来客,立即合实双手举在胸前,表示欢迎.季老的助理杨锐老师,在我们一进门就大声对季老说:“出版社的同志来看您了.”
季老看着我和同事蒲军,提起右手指指桌下的腿,开口说道:“我腿不好,站不起来。”声音轻微,但字字清晰。说完微微动了动身子,以示礼貌。
杨锐老师径直走到窗前柜子旁,打开拿出一摞影集,对季老喊道:“我带他们去选一选照片.”
我们说了一些祝福的话,同季老告别,随杨老师走出了季老的病房.
一个半小时后,接近饭时,杨老师怕季老用餐,不方便同我们合影,便带着我又一次走进季老的病房.
季老仍旧端坐在沙发上,腰板挺直,神态安然,见我们进来又轻轻挪动了一下身子.季老视力不好,最好的一只眼睛视力才达到0.1,耳力不知怎么样,想也不会太好.
杨锐老师走到季老面前,提高嗓门说道:“出版社的同志想跟您合张影.”
季老向上挺了挺身子,一幅准备照像的样子.
我急忙从包里拿出像机,开开,递给杨老师,然后坐在了季老左边的椅子上.
杨老师拿相机对着我们,对季老喊道:“注意啦,开始照了啊,1,2,3,笑!”季老像听到命令的孩子一样,两道霜眉向上一弯,朴一声笑了.我根本不曾想到会是这种场景,也跟着笑开了.
杨老师拍完,在相机上一看,对我,更多是对季老说道(嗓门很大):“人家季老都没闭眼,你怎么闭眼了?再来一张啊。”
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赶紧摆好姿势,准备照第二张。
照第二张时杨老师什么也没喊,对好后直接就拍了。拍完拿过来给我看效果。
季老见杨老师收起相机,走到我跟前,转过头对着我们突然说:“没笑。”
我和杨老师听后都笑了。
杨老师急忙解释道:“没笑就没笑,照得效果挺好的。”
人活到百岁之年就是一个孩子.我看着季老仍一脸茫然的样子,和说“没笑”时那可爱、认真的样子.突然有了很多感受。
接下来是拍季老的手稿。
杨老师拿出季老两份手稿,一份是谈日本的,有十几页;一份就是选入课本的《两个母亲》,只有一页。我一页一页的拍,拍到最后,突然发现在季老这两份手稿中,未发现一个涂改的地方。季老的字写得不大,基本都是写在小方格中,字的间架不那么紧凑,但很好看,有一种松动和流畅在里面。一个个字轻盈地飘然纸上,像小孩子堆的一堆堆小柴禾,慢而有序,松而不稚.早先在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集子时,在北图借来王岳川主编的季老学术集,王岳川写的序言中有两处使我一直想探究其实。一是季老一生都在学习书法,从未间断,造诣极深,只是不常为外人知;二是季老一生所读之书无以计数,因其常能目下三十行.
季老的字我是见识过的,他为自选集最后本集子题写书名“风风雨雨一百年”在我手中约半年之久;而目下三十行,则一直不能证列。对平常人来讲一目十行,已是了得。季老竟能目下三十行,想都不敢想!特别对我这个也自诩常读书的目下一行的人来讲,简直就是天空之皓月。
现在,我见到了季老的手稿,一切奇怪便不奇怪了。
杨老师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季老写《牛棚杂忆》十几万字的手稿,也未见一处涂改处。”
上学时我是见过鲁郭茅巴老曹们的手稿的,也见过当代一些大师的手稿,字有极好和极不好,但涂改是无一例外的。
我在想这是为什么?
我在想我前些日子在读季老文章时为什么要写——面朝大海,春暧花开?
我想,季老是先流畅于心,尔后流畅于纸;季老是先通达于生活,尔后通达于文章。所以他目下三十行,百岁高寿,坚定相信三十年河东,希望社会中的人体认社会先讲公德,致力于人自身的和谐,总是站在阳光里,并把坚信有坏人挂在嘴上,有爱更有憎,赞美代沟,接受并推动外在世界给予自己的一切。
所以他在谈佛中讲,佛是一个神仙,他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对佛抛根挖底,仍旧供养佛体.
这是接受的人生,也是接受的哲学。
面对自己和未来,我们总是越过表层,一猛子扎进深水甚至火海中,苦熬,探索,以求从民族之根、社会之基、人性之本、世界之源取得丰硕成果,可谁又思考过,这一切的深,万一就存在于我们触手可及的浅处呢?
难道表面的呈现,不是内里的终端吗?
阳光不爱人,人自有爱之法.
这是我在读完季老所有谈人生的文章,更重要是亲眼见季老后,最想说的话。
我给季老自选集第一辑起名为“红”,收录他解放前的所有文章,当时还颇得意,现在却很难苟同自己这个想法。季老一生都是红的,这和是否亲近政体没有一点关系,这是一个人为人对人行走社会的基本心态和最初级亦最终极的关怀。正如水面之上永远高于水面之下。所以季老自身就充满营养,所以他百岁之心鲜嫩如初,所以他高寿。
祝愿季老健康长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默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