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做季老的书,最近一直在看季老的稿子。晚上,在网上处理完工作的事,洗洗躺在床上,便开始拿出稿子看。这大约是我做书这几年,所看稿子中自己最愿意看的了,所以很快就进入了。
季老在谈人生,很简单的文字,甚至是有些肤浅论调,但看起来却很舒心,一股暖流直朝上涌。我甚至体会到了这个老头的可爱,他的言谈,为人,笑容,以及心间的气味,就在字上爬着。哈!这又让我突然想到了境界,也就是我们所谓那一群人谈论的创作与心灵的境界。很可笑的境界。
我当初,也就是前几个月,在对季老的书进行市场调研时,还对老沈说过,季老的文章不及二钱,但学术上的贡献确是很高。
岂不知这样的比较本身便很幼稚。
人分好多种,每一种都有各自使命,不与生俱来,但也因生而有。
荷马是个正经的瞎子。
但丁是个很乖的学生。
莎士比亚是一座华丽的戏院。
卡夫卡是一座神奇的城堡。
萨特是彼岸的监狱。
福克纳是孤傲的私生太子。
马尔克斯是一张羊皮卷。
妥斯托耶夫斯基是一座住着魔鬼的教堂。
鲁迅是貌似医院的铁匠铺。
钱钟书是飞流千尺的深潭。
季羡林是随处可见的大海。
……
也许就像海子说的,一个人拼得累了,总是会像个人一样,向往面朝大海,然后春暖花开。
读季老的文章,感觉自己就是面对着大海,那暖暖的东西,一点一点滋养着心中的花儿在开。
是啊,读一个长寿到96岁的老人写的文字,总难免给人这样静而又静的感觉。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当年的老高说,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人应该向后看那些被碾死在车轮底下的大多数。
这话有十年了。
这话同揭去伪装、抨击政体、笑骂社会、探求真理、深入人性、追问灵魂一样,多了,时间长了,总会让人感觉到累。
累了就需要休息。
休息除了身体还有各样的疠气。
那么躺在季老的文章里吧!
哎,真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