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宅男看了个热闹:英国今天正式脱欧

(2020-02-01 11:48:21)
标签:

英国脱欧

  折腾了三年半,弄下了两个首相,数度让威斯敏斯特濒于瘫痪,留下了一大堆疑难杂症,面对吉凶未卜的远方,英国这个没落帝国,今天开始了它重拾旧梦的征程。
  在欧盟及前身欧共体中的大数47年,小数17197天,历经10位首相,只有1位君主(女王)见证始终的历史,从此就要翻篇。
  
  大笨钟没有专门为这个历史时刻敲响。因为那要花五十万英镑,政府觉得太贵。可以认为政府办事从简,也可以认为花纳税人的钱不敢任性,还可以认为时下的英国已然是穷得青烟
  只是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也得弄出点声响来啊,于是唐宁街十号,也就是首相府所在,在脱欧时间点来临前,打上了简陋的倒时计光幕。英吉利海峡的多佛尔岸这边,也用朴素的灯光秀做了宣示。当年第一个宣布脱欧的城市桑德兰,有纪念无庆祝,据说当地人多心生悔意。
  
  三年半前的公投,赞成者只略占多数,可这正是“多数决”制度的刚性规定,哪怕是只多出一票,也得被全体采认。
  工党科尔宾那么执着地留欧,但屡遭二次公投的提议时,也不敢接招。他知道,那会坏了规矩。
  坚定的反脱老首相托尼·布莱尔在脱欧日期到来之际,亦公开表示,停止反对,支持国家重新上路。他知道,如此表态,是遵从规矩。
  哭着下台的前首相特蕾莎·梅,本人立场是留欧,可政党立场与公权职责,逼着她一再推动背离自己政治立场的行为,直至黯然下台。这也是讲规矩。
  
  接下来十一个月的谈判,都知道是难度极高,甚至高到不亚于此前三年半中的经历。况且还有苏格兰可能的分手公投。六年前该地虽然已投未成,且也约定无论成与不成,都不可以再投一次,但当年没有英国脱欧的背景。如今背景变了,约定可会生变?更有英国的北爱与邻国爱尔兰的边界问题,硬边界与软边界,落实起来都非常费脑髓。
  
  脱了欧,只是脱了欧盟,没有脱了欧洲。不与那帮欧洲大陆国家结盟,但不能因此划海峡为牢,企图与欧洲诸国平分秋色。英国没有那个体量,更没有那个能力。生意首先还得与欧盟诸国做,人员最多还得与欧盟诸国往来。太多的利益纠葛中,最多最复杂的,还是与欧盟诸国所产生。
  
  强大而遥远的美国,肯定会成为英国最大、最强的朋友。美国已通过驻英大使,告知将与英签订自贸协定。这可视为美国送来的大礼包。但礼包再大,也不能替代英国与欧盟诸国的贸易往来。更何况事事跨过大西洋去寻求解决,即使不说可能性几乎没有,有也难度极高。何况美国本身也有分身无术,甚至泥菩萨过河的困窘。
  再者,美国人也不能太过偏向英国而得罪欧盟。北约大框架、大背景下的战略布局,是美国全球利益中的重中之重。尽管该框架以美国首,但重心在欧洲,实力也在欧洲。
  
  脱欧反证了英国谋略的留一手,或从来就是欧盟诸国中的另类。不加入欧元区,不加入申根区,原本这对他们其实更方便,或更有理由。这种留一手,其实上是防一手。四十七年中发生的金融风暴,恐怖袭击,难民危机等,英国都因此受损较小。
  脱欧者常说,我们反欧盟不反欧洲。这在欧盟或欧洲听来,会生出虽不舒服但难反驳的难堪。这个岛国那战略层级的谋略,不是后生国或后发国马上能学会的。
  
  脱欧的好处是可充分考虑自家的利益,在诸如移民、渔业和自贸重大问题上,不必受欧盟的约束而做出不利己的决定。坏处是风险与危机也得独自面对,独自承担。届时再去布鲁塞尔求助昔日的盟友,可能面临的就不再是同情理解与支持。
  尽管欧盟票决允许英国脱欧那天,议员们自发高唱友谊万岁,还有议员泪水涟涟,但感情只是感情,在涉及国家大事时,其作用十分微小。何况那份抛向英国的感情,还有几分是向73位英国议员的送别。
  
  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当代政党制度,当代公务员制度,当代法律制度,系列科技发明,尤其是以英语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让英国始终无法正视别的国家,别的盟友,包括称霸世界百年的美利坚。
  在英国人看来,英语五只眼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美国,像极了放大倍数不一的英国。再看看英联邦国家,数量多达五十三个独立国,英国人的痕迹也随处可见。
  岛国英国,真还有点自我感觉良好的本钱。这点本钱恐怕得等到另一语种彻底取代英语,以及英联邦国家完全放弃自愿入
  
  脱欧后的英国,会与中国、俄罗斯这两位安理会五常,更加主动地搞好关系。一个是经济总量老二,一个是综合军力老二,忽视、轻看或恶化与他们的关系,是极其不明智的。不管这种关系是经贸上的,还是政治上的,抑或外交上的。
  失去欧盟垫背后,单枪匹马斗中俄,英国会立马感到力所不及。当然他们也可以借助与美国的更紧密关系。但从此对中俄更强硬,更具挑战性,完全成为美国的跟班,不是英国脱欧的本意,也不符合英国的文化脾性。
  
  与美国的关系更紧密,会与昔日的欧盟整体利益发生冲突。这会让只能继续待在欧洲,待在欧盟旁边的英国,感到更大的压力。因此他们也不得不在美国、欧盟和中俄等大力量之间走钢丝,搞平衡。自然就包括了当欧盟、美国与中俄,在诸如中东、东亚、乌克兰等问题上立场不一时,届时英国的选边,就非常考验他们的政治智慧。
  
  最重要还是经济,还是自家的事情。人口不太多,面积实在小,经济的扩张力,来自科技、金融、教育等尚且领先的实力。过去这些年,英国在这些方面的作用还在发挥,但影响也在日益下降。这与美国削去其几成的风光有关,也与中国日渐遮盖其影响有关,更与同为欧洲国家的德法意西等强国与其分庭抗礼有关。
  在这种史上最急迫的情势下,英国要想恢复昔日的风光,是绝对没可能了。要想保住今日经济发达国家、政治外交话语权强大国家、科技教育文化辐射力巨大国家的地位,不是不可能,只是必须得狠拼智慧。
  
  不管怎么说,英国脱欧,对世界来说,都是二十一最具影响的历史性事件之一。
  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唐宁街发表讲话,脱欧是服从民意之举,是民族复兴与变革的标志。脱欧党主席奈杰尔·法拉格甚至说,脱欧是英国这个伟大国家在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时刻。
  对欧盟来说,史上成员国都是只增不减,如今被英国打开了减员的窗口。对英国人来说,今天也是一部分欣喜,一部分沮丧,一部分信心倍增,一部分焦虑失落。对旁观者来说,普遍担心这是今年的一只黑天鹅,或南美的一只小蝴蝶,不确定它们会否飞起来或煽起大风暴。
  不管怎么说,对英国这个国家来说,注定影响深巨的变革由此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