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昌成昆铁路绿皮车泥石流爬火车 |
分类: 搜奇游记 |
肯定是出于安全考虑,绿皮列车只开白天,也没停几个站,却摇摇晃晃超过10个小时,才到达550公里外的第二故乡。
也好,姑且当看风景。
心里还有个小愿望,没坐成昆线的绿皮车已经十多年了,那车那人,变了没?听说成昆复线在修,可是真的?
车行大约三四个小时,进入甘洛境内。
成昆铁路建设不易,维护亦难。建设时牺牲了很多人,沿途几乎每个站,都能在站台附近见到烈士陵园。这在别的铁路线上是少见的。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我们当时的建设技术,能在地质条件极为恶劣的横断山脉中,建起那么条铁路,已经是堪比登天的壮举了。
成昆线建成后,几次重大事故都与泥石流有关。此前那次最严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利子依达大桥被泥石流冲毁,开行其间的列车多节车厢坠桥,造成数百名乘客死亡或失踪,成昆线中断整整半个月。当时念大三的我,正从北京实习回成都,被撂到西安待了十来天。好不容易从西安回到成都,再坐长途客车到西昌,又因公路突然被水毁,被晾在雅安境内的荥经四天。

今年8月这次,伤亡虽不及81年那次惨重,影响却丝毫不逊当年。多的不说,只说长达近4个月成都与西昌之间不通火车,在人流物流如此频繁的今天,不知揽了多少人的生意,坏了多少人的兴致。
还好,这条路上的危险,都来自大雨,大雨都多发在夏天。81年那次发生在7月,19年这次发生在8月。而眼下是冬天,没大雨的事儿。再说车行在能见度极好的大白天。因此尽管走到两次重大事故的发生地,即甘洛县境内,4个月前那场事故的现场,已经完全没有了吓人的样貌,这也是今天远胜昔日的地方。 

列车晃呀晃的,五六个小时过去,瞌睡虫悄悄爬上来了,健谈男还兴致勃发。
中年健谈男终于彻底哑火。脑袋望向窗外,再也不与我对眼。
我也没乱说。1964至1965,我们全家在德昌。那是少年时代,东西记得死。那是撒野岁月,没事到处乱窜。
很可能,我会想念那曾经以慢速通行近半个世纪的成昆线,想念那牺牲2100多人的世纪工程,想念那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共同被联合国相关组织评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可能还会想念,1970年的7·1,即成昆线通车那天,在当时的西昌红旗公社袁家山,也就是今天西昌北站背后的山坡上,少年的我与一大群中学生,举着能翻转颜色的花环,组成巨幅背景版,与万千建设者和几位领导一道,共同见证成昆线的开通。

最难忘是庆祝大会散后,与大批同龄人爬上货运车厢,不管不顾地任随列车载向远方。沿途果真看见后来念大学才得知的火车刚被发明出来时的传说:汽笛的尖叫惊飞鸡鸭,吓跑牛羊,引来人们惊恐万状的眼神。
可惜,那趟免费列车只乘到十几公里外的礼州,就停了下来。正犹豫着是否跳下,以及又担心着跳下后怎样回家,火车竟然大吼一声后,又退着开行,经过始发的西昌北站不停,穿过一个黑黑的隧道,直开到如今的西昌南站,即马道,才彻底熄火。 

前一篇:上周要闻点睛:北斗功成
后一篇:上周要闻点睛:胖五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