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重演,连剧情场地和方式都没变
(2019-10-24 11:04:17)
标签:
英国 |
分类: 个性随笔 |
昨天的事,极悲,发生在英国,只一天,地球人就都晓得了。
39具尸体被发现,未知是偶然被发现,还是线人报料,总之警方赶往事发地时埃塞克斯时,集装箱车里的39人,包括一名未成年人,都全部梦断异乡,无一幸存。
正忙于脱欧中的英政要,也不得不腾出时间,向遇难者致哀,及谴责肇事者。包括已是焦头烂额的首相约翰逊,议会上专程发言,还跟川普学,用上了推文。
就猜想,这次怕不会再是同胞吧。悲伤地想起19年前,也是在英国,不过是在著名的多佛尔港。也是集装箱车,也是群死。数量还多些,58人遇难,仅2人幸免。死者全为我同胞,企图偷渡到英国。当年的6月,荷兰、比利时天热,车外温度过32,为找寻偷渡的时间之窗,全车人在集装箱里闷了整整18小时,荷兰籍司机担心被发现,关了通风口,结果等到那辆车入关时,扫描仪的屏幕上可分明看见成堆的人体。
那个良心大大地坏了的荷兰司机,事后被判刑14年。眼下若他还活着,应当已经在世上逍遥。同胞家乡那边,逮到9名组织偷渡者,也是关的关、判的判。那几十位不幸同胞的籍贯地,出国尤其去到欧美,遭国内外有关部门另眼相看,其实是多加特别防范,一时间变得严重起来。
也不知这么多年过去,效果达到没,定向防范放松没。
再有就是距今15年前,也是英国,也是同胞,不知从哪儿跑到莫克姆湾海滩冒险。估计是已偷渡成功同时“黑”下来的同胞,趁夜到海滩上揽临活,为餐馆捡拾海货啥的。因为整整21名遇难同胞丧生在那片冰凉海滩,而能证明他们此去目的的唯一证物,就是那些成袋的海蛎子啥的。那是同胞所开餐馆的主要食材之一。
就特别企盼,这回千万别再是同胞。想来也不大可能再是同胞。19年或15年过去,其间那个传统偷渡客的大量流出地,经济发展早已非当年能同日而语。而整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也在大约10年前就超过了日本。何况西欧已老迈,东欧尚不发达,英国困于脱欧已3年不得解脱,西班牙被加泰闹独搞得头昏脑胀,法兰西时不时挨凶猛恐袭,意大利治安不良强盗猖狂,俄罗斯身陷经济滞涨和国际制裁……那些当年许多人想去的地方,吸引力不晓得被打了多少个折扣。
据说采用从荷兰比利时等地偷渡到英国,属于高成本非法偷渡途径,比从法国加莱到英国多佛尔还高,尽管后者难度可能更高。因为中途要转几国,要停留几处,耗时长,风险高,偷渡客的付出自然不会小。因而也就不太可能是来自地中海对面那些战乱国。因而主观猜测,来自我同胞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毕竟助人偷渡,在蛇头眼里是一桩获利不菲的营生。把那些欲去之地吹得跟天堂似的,偏偏总有“客户”要么是自己缺判断力,要么是信息太过闭塞,要么是在家乡有某个待不下去的理由,因而蛇头天花乱坠地吹,也会有上当者稀里糊涂地信。
埃塞克斯警局说,死者暂不能确定是否偷渡客或移民。
问题是要确定这些人的身份,绝对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通常这些人身上是没有真实证件的,甚至不留家人的联系方式。再说死人不会说话。不像19年前那次,有2名幸存者,就有口供。
眼下最大揭谜者,就是那个被拘的25岁司机卡车司机了。据说他来自北爱尔兰,他的车头注册在爱尔兰。而拖拽的车箱,先前说是保加利亚的,后说只是登记在保加利亚,权属归比利时。那地方的事就这么复杂,一个集装箱车,司机,车头,车箱,首发,中转,停靠,目的地,牵涉多国多地,破案成本与犯案成本同高,破案难度与作案难度同等。
其实大家真的更好奇,不管偷渡者(如果这次的死者还是偷渡者的话)是从哪里来,他们一路东躲西藏,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在英国被发现,或最终在英国被终结,说明他们的目的还是英国,跟19年前那次多佛尔惨案无异。
可今天的英国都这样了,咋还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若那“力”还在,则预示英国脱欧后,可能麻烦会更大:各路进入英国的船只、车辆,都将在通向英国的那些国家的港口和边境,长时间地等待安检,长时间地停放,偷渡客爬车箱的机会,可能就会大大增加。
不知英国是否想到这层。也不知周边几国是否防到这步。周边几国有理由不增加人财物力去加大防范,因为自己这地方不过只是偷渡客的暂栖地。除非英国政府把钱出够,否则外国人怎么会自费或免费为你加班加点防偷渡?
前一篇:上周要闻点睛:江城水乡
后一篇:上周要闻点睛: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