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然觉得胆小的可爱

(2019-03-30 17:55:31)
标签:

耄耋

鸿鹄

分类: 个性随笔
  回想了下,井民会念“耄耋”二字,只是在距今十来年前。
  不怕暴光年龄。也就是说,至迟在知天命之前,井民都不能总是念对这二字。偶尔的念对,也是懵的,虽见听者无异样反应,心头也不那么踏实。
  在此之前,每每遇到那二字,就闪烁其词,就王顾左右,就张口结舌,总之是就不敢大声念出来。
  至于后来是啥时、因啥原因去查字典,查后又终于记住那二字的正确念法,记忆早已作漫天雪花状了。
  因此昨天见到一段十几秒的视频,当红名师脆声声地把那二字念成“毛至”,虽说心头也略一咯噔,整体上,真还没把这视为多大的不可接受。
  倒是高度怀疑那段显然非是讲在近期的视频,是有人出于对当红名师的羡慕忌妒恨,故意在人家最红时截屏上传。当然,人家可能也没有那么阴,不过是出于对汉字,进而是对中华文化的维护,才那般勇敢地不为尊者讳。
  自我剖析了一下,那初见视频时的略一咯噔,只是因那当红名师代表全国同行,刚刚应邀在最高场合发言,从而将自己由大体的网红教师,上升为官方肯定的名师。这么高光的时刻,被暴竟有那般低端的错误,确实有些出人意外,也确实让人替她感到遗憾。
  因为马上有人指出,“耄耋”二字笔画虽多,却不是生僻字。小学阶段就曾出现,中学阶段更是常被老师拿来提醒学生。简言之,成年人不该再念错;有文科博士学位的大学老师,更不该念错;被官方认可的当红名师,尤其不该念错。
  当然上述逻辑也不那么坚硬。被官方肯定的知名大学校长,念错“鸿鹄”的“鹄”字,就能说明组织看他走眼,或他自已辱没了组织?
  不过,那校长与那当红名师,在念错字上,还是有细微的区别:校长是理科出身,名师是文科出身;校长只念错一字,名师二字全念错。如说二人都不能被原谅,则名师的不能被原谅,还要更加有理些。
  突然觉得自已在十来年前,之所以没把“耄耋”念成“毛至”,完全得益于自已的生性胆小。具体说,是为防止当众出丑,但凡念法吃不准的字,一律先上书或上网查实,还要笨拙地标注下读音。过份的是,除标注汉语拼音,还要标注同音字。反正就是不敢大胆猜测咋念,更不敢冒险“认字认半边”。尽管早就听闻“四川人生得尖,认字认半边”,也还是宁愿当那生得“不尖”即不灵光的人。
  也有过被突然抛进念名单、名单里有某字念法吃不准的尬境。每当遇到那种情形,就先自脸红筋胀好一阵。此档尬境甚至发生在神圣的课堂上。井民之所以一再涉险过关,凭借法则也是生性胆小:眼睛接触到那字时,自已不念出声,而是转眼朝向台下学生,甚至是涉及者本人问:“同学,这个字咋念?”静等台下传来指教。错了是他们之错。尽管对了也是他们之功。没有考虑过学生私下可能嘲笑“还老师呢,连这字也不认识!”反正他们的“私下”,既然听不见,就当它不存在。
  曾经在某个场合,看见一个常忘词的男歌星,唱着唱着,突然把麦克风朝向观众,嘴里高喊“大家一起来!”这才想起,自已课堂上那等小儿科玩法,原来也非自创。每每想到这层,就想煽自已一耳刮子。
  不过,抱着“宁肯被学生背后嘲笑,也不愿在他们面前出丑”的信念,确属井民教书三十几年,维持虽经常发音不准、但不曾念错的苟且之技。
  或许,那位当红名师太自信,从来就不觉得“耄耋”除了念“毛至”,还会有什么其他念法;或许,是当红名师太果决,遇到这等偏旁部首明显二分的字,自认“认字认半边”不会出错;或许,是当红名师太大胆,觉得纵是念错又怎样?认得全部汉字的人,史上没有,也永远不会有。换言之,念错字,是汉人的宿命。或许,是当红名师只重大节,觉得与整个讲课大受欢迎比起来,偶尔有一两个汉字念错,无伤大雅,不值得挂虑。
  从当红名师念“毛至”时那般脆生生、那般流畅看,估计第一个“或许”的可能性最大。
  站在旁观者立场,“耄耋”二字被念成“毛至”,多多少少有损当红名师的光辉形象。尽管这确实不会有多大实质性的伤害。观察推知该当红名师是极爱惜自身形象的,因此在得知自已竟有这么个小辫儿被人抓住,偏偏还在自己的高光时刻被晾晒,也会感到一丝后悔罢。
  所以井民这无名之师,想借这当红名师的小尴尬,向广大同行兜售自已那可爱的胆小:面对疑似不认识的汉字,抱着“宁肯被学生背后嘲笑,也不愿在他们面前出丑”的态度,向学生和听众求教,或说向学生和听众认怂。把这态度往上拉升下,大抵也算得上对咱文化的应有敬畏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