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然理解艺考热

(2019-02-26 16:43:39)
标签:

艺考

高考

明星

马云

赵薇

分类: 个性随笔
  凌空传来广播声,艺术专业面试规则,一遍又一遍。
  相信考生听到了,考生家长也听到了。
  超过三万名考生,从十四个省市区赶来,初试,面试,复试。最远是黑龙江,最近是重庆。盆地以连天的冷雨菲菲相迎,老天可真是够折磨人的。
  还有数量不低于三万的家长陪同。小镇周围的酒店旅馆,老早就预订一空。无数的鬼饮食摊子,加紧了制造速食品的节奏。野的车主们不能进校,只好邀来学生,在围墙外举着他们的二维码揽客。排成长队的临时化妆摊,不知每描抹一张脸,得收多少钱,每挽一个发髻,又会进账多少,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四五天内,他们将挣到平时小半年也挣不到的数。
  不是有那么多人“戳穿”了艺考的“黑幕”么?不是有那么多人“提醒”艺考热是从众心理在作祟么?不是一直都有人在抱怨学习艺术专业的成本太高么?不是一直都有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在“警告”艺术生毕业找工作难么?……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对艺考趋之若鹜呢?
  因为从公开的信息看,几大知名艺术院校,如一影两戏三传媒八美院啥的,每校今年的艺考人数都呈暴涨之势。
  且还是在教育部于临近开考前才卡住,每校在外省开设的艺考点不得超过五个,导致大多数艺考生不得不舟车劳顿,跨省甚至穿过大半个中国去赶考,而他们的家长,也不得不由此付出更多人财物力的前提下。
  一个合理的猜测,是决意走艺考之路的学子,基本都是自认高考成绩不佳,难以考上中意的大学,被迫走上曲线上大学之路。换言之,此说事实上认为,艺考生中的绝大多数,是不爱艺术的,甚至是不配搞艺术的。
  井民就曾长期持这一看法。然而,现已自知,该看法实属偏见,或片见——片面之见。
  变化发生于昨天有幸转了圈艺考现场。报考播音与主持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影视配音的,服装表演的,空中乘务的,绘画美术的等等,亲眼见到大量考生为今天走上考场,分明已经操练多年,付出许多。
  如不是对艺术的真爱,绝对走不到今天。更不会在那么小的时候,就自认文化课不行。
  何况,在高校大扩招整整二十年,多数原先的二本升入一本录取,从而让一本事实上注水,考上二本甚至一本不再太难的前提下,还是有那么多考生参加艺考,就不能再用“曲线上大学”之说来解释了。
  事实上,那些在全国各地艺术类高校间“飞考”的学子,许多都仅凭文化课成绩,就能考上一个普通二本甚至不那么牛的一本高校。
  只能说明,他们心中真有个艺术梦。这个梦若非由他们亲自去实现,或亲自去戳破,他们会非常地不开心,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
  在成长与成才的路上,每一种努力都值得尊重。而过去,包括井民在内,其实内心只认定,中学生在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上的努力,才值得尊重。
  另一个合理的猜测,是演艺明星的巨大示范效应,让年少无知的中学生,不顾自身条件,不顾行业拥挤,不顾父母花费,非得去试试运气。
  这一猜测过去也曾为井民所持有。啥几个镜头几千万,一部片子几个亿,一次代言几辆豪车之类,确实是曾经发生的事实。尽管这是艺术业里的凤毛麟角,按说根本不具示范效应。
  毕竟无论哪个行业的顶尖者,实质上也如演艺明星,其成功之路只可心仪,不可复制。可是若论名与利,马云逊于哪个演艺明星?却怎么不见那么多人去追他的母校杭州师院、追他的老本行英语?却有太多太多的人去追赵薇们的母校?
  可见认为演艺明星的高报酬,误导大量中学生去盲目效仿,这种判断只正确了前半段。后半段,井民今天高度质疑。
  似乎还可这样说,即使在如今的艺考队伍中,依然有大量“曲线上大学”者,其行为也非但无可厚非,甚至还当加以赞许:十七八岁的年纪,就能理智地做出如此重要的选择。就想再说个片面之见:层级极低的普通高校,哪怕是与同级艺术类高校相比,也丝毫不比后者更值得考生选择。因为前者只会教给人一些似是而非、大而无当的东西,后者则至少能教给人一门可赖以糊口的手艺,且那门手艺不管精与糙,都大致不失其自带的高雅。
  一个亲身的经历,或许能对艺考热作个小注:
  朋友之子,十五妙龄,一米九二身高,眼睛活泛有神,身板挺拔刚健,不动则青春气息扑面,一动则荷尔蒙顿时弥漫。小伙儿现是高二在读,文化成绩预估能考上一本。他妈希望他考个985或211,最好是再努把力,考进那些牛校的热门专业。可是小伙子自己想走男模或演艺路,也有人觉得他都不走男模或演艺路,才真正是浪费青春外加浪费爹妈的基因。
  他爸犹豫不定,带他找到了井民。井民也不敢替人家做那么重要的判定,就带他去找了某艺术高校的老板。
  见老板的时候,正好有该校摄影系主任在,还没等井民开口,小伙子才进门,就见那主任双眼骤然放光,张开的嘴巴已经出声:“哇哦,好帅!”随后就是喃喃自语,“小伙子咋这么帅,这么帅的小伙子才是块模特料哦……”
  稍后,老板抬起头来,瞧了一眼小伙子,马上就爽声送出句“好身坯!”
  井民赶紧将小伙子的想法,和他妈的看法迅速复述。不想,似乎还没尽道母子二人的歧见,就被老板高声打断:“读啥子985、211哦!把这么好的身材条件藏起来,去跟那些没这条件、只能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拼读书,划不来啊!”
  井民小声说道,“他妈说,模特和演艺,是吃青春饭……”
  老板马上予以反驳:“吃青春饭咋啦?有青春饭不吃,留到老了来吃?……”
  也倒是哈,真若底子好,再加上努力和运气,年轻时当小鲜肉,年老时当老戏骨,几乎可以吃艺术一辈子。不像井民,吃教书饭,吃到耳顺之年就喊放碗。
  正胡思乱想着,就听老板简单交代了几句,若走模特和演艺路,眼下应当的注意事项,譬如还是得参加下培训啥的。
  出得门来,从小伙子一脸的喜不自禁中,井民分明看出,他对得到权威的理解和支持,很是满意。说不定,他心中的小目标已经敲定。
  此事过去三个多月。
  按约定,小伙子明年参加艺考,今年是否参加培训,就该得到消息了。可是,三个多月过去,一点音讯也没有。又不便问。因为问就多少有点催人表态,甚至有点替人作主的嫌疑。井民可负不起这个责。
  分析了一下,想必是他妈的意见最终占了上风。也可以说,他和他爸,最终都从了他妈。
  或许他妈是对的。未来中国理工农医诸业中,会多出个超级帅的工程师、医师、架构师之类。或许他妈是错的。她今天的武断,掐灭了一个国际名模或演艺巨星的幼芽。
  但以对小伙子的粗略了解,井民推测,若他真要在行动上从了他妈,他心里也依然会长久注视T台上的男模和荧屏上的明星。他可能将这一关注一直保持到年老体衰,演艺梦想彻底破灭为止;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该关注会诱使他突然从某个“师”中跳将出来……
  一个年轻人心中有艺术梦尚且很难被遏止,何况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心中有艺术梦。
  想起自己年轻时,不也怪头怪脑的生出个作家梦,追求一阵子后梦破,只得换成教师梦。自我解嘲:坐家不成当站家,码字不行改说话。
  想着想着,突然就理解了艺考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