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那边两演讲
(2017-05-27 15:48:41)
标签:
马里兰大学哈佛大学毕业演讲扎克伯格世界一流 |
分类: 好看时评 |
临近毕业季,“毕业演讲”季节性浮现。不过,关注度最高者,通常属大学。尽管此时的小学、初中、高中,也毕业,也有演讲。
今年的聚焦先是中国女孩杨舒平,后是美国富豪小扎。前者在马里兰大学夸美国“空气”,自然的,社会的,鼻子感觉到的,脑子接触到的,甘甜清新,吐纳畅快。结果,心如玻璃的爱国者听了,很是愤怒,指责那是在卖国,是在跪舔敌对势力,直骂得杨妹纸公开认怂。估计离开马里兰大学后,杨妹纸只有在美国混了。
小扎可就魅力四射了。“脸书”的巨大成功,给小扎垫了个花岗石底。“自炒哈佛”的经历,更为小扎的人生铸进最大牛逼。考上他此番亲口说的“世界最伟大的大学”,不懂得珍惜,非要搞些无聊兼涉嫌侵犯他人肖像的勾当,被校方约谈,呆下去的面子没了,只好自己走人。
可是短短一年多的哈佛求学经历,奠定了小扎未来江山的基石,找到个终身相伴的爱侣,比起那些没这两样但顺利毕业的学子,小扎总体上还是赚多蚀少。因而他在演讲中把与老婆的偶遇,称为自己夭折的哈佛经历中“最重要的事件”,真还不是刻意的煽情。
所以小扎受邀登台做毕业演讲,资格是超量的,底气是超足的。不管他咋说,受欢迎也是肯定的。何况他还精心准备,还有演讲的才能,还专程向比尔·盖茨大叔虚心讨,以及脱去T恤穿上西装的他,看上去水嫩之外还有些阳光。
哈佛当初没有阻挡小扎,尽管也没有开掉小扎,这为今天他们的“盛邀”成功,埋下了必要的伏笔。不过,一个辍学生跑来做“毕业演讲”,逻辑上有点说不过去,哈佛于是计算了一下本硕博三级学位的耗时,决定越过学位的前两级,直接给了小扎个博士。尽管那博士的专业所属“法学”,与小扎眼下的互联网有点远,且前面还加了个“荣誉”。好在地球人都懂,欲取得那个专业的“荣誉博士”,在美国及西方著名大学,比在俺国大学取得“全脱博士”和“在职博士”的门槛,还是要高出很多。
有句中国高校开学和毕业季必流行的口号,叫做“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校我双方都把今天明天可能的“为耻”,当然,主要是“母校以我为耻”,排除在彼此那松散的约定中。因为太多读过大学的贪官,倒是领略了那口号的前半句,却让手忙脚乱地删名字、抠图像和抹题词的“为耻”,甩给了猝不及防的母校。
倒是哈佛授予小扎的“荣誉”,彼此都觉光感十足,尽享“一荣俱荣”的幸福,丝毫不见“一损俱损”的隐忧。
就见经过13年的校外打拼,小扎笑纳母校那个“荣誉博士”时,一张尚好的青春粉面,绽放得可是毫无遮掩。证据是不等回到家中,就在网上速报:“妈,我一直和你说,我会回来拿到学位的!”
照井民多年形成的思维,哈佛此次对小扎的礼遇,难脱“傍大款”之嫌。井民的逻辑是,假如小扎不是“Facebook之母”,或“Fb行政总裁”,那顶“法学荣誉博士”的帽子,会送给他么?那“讲必火”的毕业演讲,会让他来做么?
但稍稍再一想,又觉得这实在是个伪命题。大学与学子的互粉,不就是双方的“互荣”么!假如小扎当初读的是北大,相信也会大度让其回来演讲,只是演讲稿得过审。
哈佛给的那个台子很大,注定让它的使用者被高度聚焦。有太丰富故事的小扎站上去,咋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何况小扎分外珍惜这个机会,功课做得很足,讲得也很出彩。比方如下段落:
“当我可以说走就走,去创造亿万身家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连助学贷款都还不起,更不用提创业”,直接击中社会软肋,展现出他很有爱,也很有担当;“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准不应只有GDP,还应该看看有多少人在社会中担任着有意义的角色”,思想内涵的高大上程度,完全可以直接移植到北大,用在校长的毕业致辞中。再有,就是小扎提出,在实现个人的目标外,还“必须为他人创造出目标感”,以及通过做有意义的事、追求新的平等和全人类共同努力去实现更高目标等内容,甚至比我们多数校长的毕业演讲,还要有深度或高度。而他面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和流行病的终结等等,都不可能单靠某一个国家来解决”的告诫,简直就是标准的地球村观念或全球化思维,通常我们的大学校长毕业演讲中不会被提及。
当然,如果没有此前在女儿出生后就宣布,将捐出Fb的99%股份,贡献于上述人类的共同目标,以及真正利于女儿的健康成长,小扎25号在哈佛的毕业演讲,也只能是停留在“希望”与“告诫”层次,即如我们多数校长此时的“临行指教”。
回头再看那位马里兰大学妹纸。二十才出头,大学才毕业,来美才5年,除了读书史基本没有个人史,叫她登台做毕业演讲,不讲自己的感受又能讲啥?因而空气的香甜、社会的自由之类,占据其演讲的重要位置,也就可以理解了。尽管杨妹纸完全可以聪明一些,诸如在直感之上抹上“爱国”色彩什么的,然而不幸恰恰是,杨妹纸没这么聪明,或不想这么聪明。
再过几天,国内各大学的毕业演讲将被晾晒。想必有吸睛的,走心的,雷人的,出彩的。但更多则可能是似曾相识的:问好,告诫,祝福,结构分三段,言论成几块。是校长,就站在毋庸置疑的道德高度,向一帮即将出门的孩子行最后的耳提面命;是学子,就站在虚心受教的低处,向即将辞别的母校表最后的决心。是老师,就用过来人的口吻,对昔日的弟子行最后的谆谆教诲。
无关高下,文化使然。只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也有学子主动辍学,辍学后创下非凡的基业,再被母校热情召回,高调授位,而那学子也能像小扎那样,讲出番校长或毕业生都讲不出的话来。而那些话,在场学子听了深感受用,场外观众听了也称赞不已。
甚至,哪怕是杨妹纸那个专业人士认为低水平、官方人士认为政治不正确的演讲,马大校长也当场表扬“……你的演讲也表达出了我对美国最深刻的感受”。而该校官方,则在中国网民的强烈反应后,声明“马大是观点交流的汇集场,建校的基础是学术与表达的自由……杨舒平作为优等生,是校方选出的演讲代表”。而不像空气质量远逊马里兰的杨妹纸家乡,“辱华”的指责一起,就那般急于甩锅。
到了那一天,中国大学也就世界一流了。甚至,中国也就是世界强国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