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霾天看澄明(5)
(2017-01-28 11:55:44)
标签:
阿布扎比清真寺宗教寺庙无神论 |
分类: 搜奇游记 |
有女同胞小声抱怨,咋那么麻烦?得答:这是阿布扎比,甚至是阿拉伯世界唯一向女性开放的清真寺,能让女性进去参观,已经是非常大的尺度,所以你们必须严格遵守。
懂,此处的“你们”,既针对女性,也包括男性。
说实话,无神论者井民,出于对宗教文化的尊重,亦即些许好奇,也去过一些宗教殿堂。包括国内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寺庙,国外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其中牛得不得了的,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哲蚌寺等,峨眉山的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华藏寺、清音阁、洪椿坪等,杭州的莲华寺、厦门的南普陀寺、三亚的南山寺等,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纽约的圣约翰大教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等。可是,像阿布扎比清真寺这样的入门要求,确实还没遇见过。
阿布扎比清真寺这般“高冷”,总得有原因。迅速恶补,得知其有系列“世界之最”:世界最奢华清真寺;世界最美清真寺;世界最现代清真寺;寺内手工地毯、水晶吊灯、圆形穹顶、电动平移门等,均为世界清真寺最大。
仅是“最大”,未必就牛。关键是,阿布扎比清真寺的那些“最”,含金量极高。比方整个清真寺建造耗资美元55亿,耗时12年,耗黄金46吨。而寺内那张巨大的手工地毯,耗资美元580万,耗工1200人,耗时一年半,耗羊毛38吨。令人禁不住啧啧稀奇的,是那1200名人工,全部来自编织波斯地毯闻名的伊朗,一年半的时间就蹲在现场精心编织,以至他们那总面积近6000平米的倾心之作,竟然无一处肉眼能看见的缝痕。
再看过去者的评价,那真可谓好评如潮。最多的评价是“强烈震撼”、“极具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震撼”等。其余“美”,“大美”,“太美”,“极美”,“美到暴”,“美到哭”,“圣洁”,“清高”,“顶礼膜拜”,“完美无缺”等等,都是被使用数千次的语句。
在这种背景下都不心怀神圣,前往拜谒一下,就真“没文化,太可怕了”。自然,到这等神圣处去拜谒,还衣冠不整,或行为不端,就“没教养,难交往”了。
无数次想象过阿布扎比清真寺的壮观,也曾从恶补中获得大量它的图片。心里觉得,它“长啥样”,大致八九不离十了。
然而,当阿布扎比清真寺真真切切地展现在眼前时,井民脑海里所有用来形容被震撼的词汇,哪怕是倾巢出动,也不足以表达出全部的真实感受。
蓝天白云底幕映衬下的它,灿烂阳光肆意照射下的它,虽不是特别的高大与巨大,但感觉上整个天际空间,整个人的视线所及,都完完全全就只属于它,或专属于它。整个清真寺那洁白中略带暗青色的天然花岗石外墙,没有任何的瑕疵和任何的异色。如此巨大面积的色调规整与统一,想用纯天然石材去完成,那是难度极其高,耗费极其大的工程。想必它的建造者们跑了地球上无数的花岗石山,挑选了各地海量的花岗石材,工匠们废掉了大量略有异色的石料。而花岗石上面的花,石柱上面的金,竟也是用彩色大理石和纯金雕刻好后,用手工精心镶嵌上去的。
有认真者数过,阿布扎比清真寺总共有4个107米高的宣礼塔,1144根石柱,82个圆形穹顶,且这82个穹顶分别拥有7种尺寸。完全可这么以说:独具匠心的设计,精益求精的做工,品质优秀的石材,共同铸成这座虽不是世界最大,却是世界最美的清真寺。
当然,阿布扎比清真寺的美,恐怕还与它的“年轻”有关。井民此番前往拜谒时,该清真寺才正式建成第十个年头。因保护得力,所有的建筑外观与内饰,都还像刚刚才落成。当然,也得归结为当地环境污染小,“酸雨”什么的少,花岗石表面腐蚀不大。
不过,想象以阿布扎比清真寺建造时对石材的精心考虑与挑选,施工时的严格要求与精打细磨,估计未来的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乃至第N个十年,也不大会“花脸”,倒只会整体随着历史的年轮,渐渐迈入沧桑、古朴与厚重。
正式进门之前,在门庭内的长廊里,分别设有男女脱鞋处。脱鞋处体量庞大,脱鞋时坐的凳子和存放鞋子的柜子,双双十分充足。脱鞋后往里走,有一道成色崭新的安检门挡路,所有的参观者都必须在此严格过关。井民身上一把小小的钥匙激活了机器,伴随几声清脆的鸣叫,被工作人员下令取下装在盒子里,徒手再过安检门。
担心过赤脚踩上花岗石会凉脚,结果却没有丝毫的凉意,有些奇怪。担心过赤脚走一圈出来,袜子会脏,结果刻意看了看,竟然是一尘不染。担心过极个别参观者可能遵守不了那些严苛的仪规,且工作人员也不大可能及时而精准地予以管束,结果发现,无论在寺内哪个地方,偶有类似现象一冒头,遍布寺内的工作人员便会及时现身,礼貌而坚决地予以纠正。
亲眼看到一个西方女人,在与同伴快要出门的时候,头巾有些歪斜,露出了一小绺头发,旁边马上有工作人员上前,直接替她往上撩头巾。女人起初还有些不悦,但只与工作人员目光相遇一秒,就自觉把那歪斜的头巾给扶正。
寺内建筑与陈设的华丽,除了那些“世界之最”的吊灯、地毯、穹顶之类,恐怕还有那任何星级宾馆也望尘莫及的厕所。拿井民所进的男厕所来说,门前居然有个硕大的洗浴池,全池均由暗花大理石组成,感觉装修风格颇似传说中的土耳其浴室。洗浴池可同时供十数人洗手洗脚,在每个洗涤者的凳子前,对应着一排排雕刻精美、功能实用的浴盆与出水口。至于该池是用于入厕前的程序,还是出厕后的必须,没好意思往下打听。按照习惯,井民是出来后洗涤,就上去洗了个手,并没忍住,拍了几张照片。
后来才知道,井民把人家那池子的功能小用了。人家原本是建来供信徒小净用的。而小净,则是在做礼拜的大净前,洗脸,洗手,洗肘,洗脚踝……的。不过,该池就设在厕所外,井民纵是确有不敬,也是可以原谅的么。
超出阿布扎比清真寺,不禁想起国内某些寺庙。尤其是那些被百姓不敬地唤作“禅禅儿”所在的寺庙。除开宗教特色、建筑风格、历史承载、供奉内容、仪式仪规等软硬条件,因无法与清真寺相提并论而不可简单对比外,那些寺庙的共同特点是:要收门票,要高烧香,要给人算命,要逼人随喜,要比香火谁旺。因而看上去庄严不够,神圣不足,超脱不尽。个别地方甚至让人感觉,就是个拉动GDP的场所。只不过,这些场所里的员工的工装是袈裟罢了。那些个践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僧人,那些个满到处去看花花世界的和尚,那些个坐在庙里替人占卜打卦的大师,行为逻辑实质上与凡夫俗子扯平,因而他们及他们所在的寺庙,也同时失去凡夫俗子的崇敬与敬畏。
可眼下这奢华度达“世界之最”的阿布扎比清真寺,不收门票,清风雅静,任人参观,备受尊重。其胸襟的开放无与伦比,自信的程度无与伦比,对俗物的蔑视也无与伦比。它那气势恢宏的建筑风格,它那精雕细刻的内部装饰,它那洁白如玉的整体形象,对虔诚的信奉者绝对有强烈的灵魂启迪,对普通参观者也有足够强大的心理震撼。至少,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增进了井民对伊斯兰教的理解,也加大了井民对伊斯兰教的尊重。
想到这层,禁不住回头再看它一眼。惊见在此地通透无比的落日余辉中,华美、壮丽、庄严、肃穆、圣洁、大气、别具一格的阿布扎比清真寺,分明就是件顶天立地的艺术珍品,流传千古的文化杰作,以及伊斯兰教的最佳形象代言。
前一篇:冲出霾天看澄明(4)
后一篇:冲出霾天看澄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