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普京的撤军令背后

(2016-03-16 20:57:17)
标签:

普京

叙利亚

撤军

制裁

反恐

分类: 好看时评
    普京宣布撤军,世界有些意外。说好的反恐,“恐”还在,咋就不反了呢?估计美国人就是这样想的。听闻普京宣布撤军的消息,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的态度是“回避”,当时有记者问他怎么看。估计白宫对此还没统一思想。可是,俄罗斯媒体公开披露,14号普京宣布撤军,第二天就知会了奥巴马。白宫主人都知道了,白宫发言人咋会不知道?答案只能是,白宫主人虽知道撤军,却不知道撤军的真假,更不知道为何撤军。奥巴马还在与幕僚紧急研判,而幕僚们想必还在面面相觑着。
  与美国的反应相反,中国的反应就很配合,甚至几乎是克里姆林宫说法的复述:“俄罗斯军队撤出叙利亚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发出积极信号。”说这话的,是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时间是普京宣布撤军的第二天,也就是俄战机撤离的当天。再看普京本人的话,就可知彼此的相似度多高了:“希望从叙利亚撤出俄国防部武装部队的决定将是向冲突各方发出的良好信号,并将促进危机的和平解决。”瞧瞧,啥叫“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哼!
  世界媒体纷纷在猜,俄罗斯此时撤军,可有啥考虑或顾虑?真的是反恐目的达到?真的是为释放和平信号?真的是促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是经济拮据无法再撑下去?还是避免陷入前苏联和美军在阿富汗的泥潭?
  上述原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肯定即使有,也不是最主要。最主要的必定是,当初派军参战的目的达到,或基本达到,再维持那么大的兵力,就政治上不智慧,经济上不划算,道德上不高尚,失就渐渐大于得。尽管有人认为普京未必是战略家,但其至少是卓越战术家,两年前其在克里米亚的动作即是明证,瞅准时机,果断出手,生米煮成熟饭,后果慢慢消化。
  近半年来,俄军的大举进与撤,至少显出如下看点。
  保盟友。回到当初的出兵参战,俄罗斯最大的考虑是啥?表面,是保住巴沙尔的执政地位。因其是盟友,也因其是棋子。这可是俄叙两国一直以来共持的理由。只须回放去年的新闻,即可看见,俄罗斯出人意料地出兵叙利亚,是“应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请求,俄罗斯自2015年9月30日开始对叙境内‘伊斯兰国’和‘胜利阵线’(二者均在俄被禁止活动)设施进行定点空袭。”瞧清楚来,空袭5个多月,巴沙尔的请求得到满足,“伊斯兰国”、“胜利阵线”受到沉重打击,“其他被联合国安理会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团体”遭到顺便修理。这是领取普京撤军令后,国防部长绍伊古所报的战绩:参战5月半,“俄军成功破坏恐怖分子的武器弹药保障,封锁了非法石油供应的主要渠道,在多个省份压制住武装分子……2000多名来自俄罗斯的恐怖分子在行动中被消灭。”
  秀兵器。整个作战行动中,除一架苏-24被土耳其人击落、一名飞行员跳伞被地面击毙外,没听见参战俄军有任何武器与人员的损失。这么大的动作,这么猛烈的战火,这么远距离的参战,能如此限度地在保存自己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这可不是随便哪个人称或自称的军事强国能做到的。撤军令下达前三天,普京对俄媒坦承,“对俄军现代军备,尤其是航空军备来说,在叙利亚境内反恐行动中的应用是重大考验。”事实证明,俄军现代军备,尤其是航空军备,经受住了考验。一个旁证是:俄军尚未撤离,中东一水国家就有了购买俄军装备,尤其是战斗机、轰炸机的想法。而原本,美国人忽悠他们,或他们自己天真以为,世上战机只得美国的好。经半年不到的战火考验,先进性不及美军的俄战机,以及导弹,赢得了出乎意料的市场赞誉。
  刷存在。由于乌克兰问题,尤其是克里米亚问题,俄罗斯遭西方制裁,被国际冷落。屋漏偏遇连天雨,靠油吃油的他们,又遭到国际油价大跌的打击。太多的人觉得,这回俄罗斯甚至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都算不上了,整个就是个“大沙特”,二流强国都算不上。俄罗斯也确实无法在更多国际场合发声,因为国际发声需要实力。老虎不吱声,易被当作病猫,G8踢走了俄罗斯,20国集团会气走了普京,到去年9月30日,即俄正式出兵叙利亚之前,世人几乎不知道,能决定这个世界生存与毁灭,以及整体和平与战争的,还有俄罗斯这国。9月30号,普京一道参战令下达,一切就立马改观,地球人终于回过神来:这世界,最强国,是美国,最横国,是俄罗斯。所以一战刷出存在感,或一战显示影响力或破坏力,是过去这小半年的发生在俄罗斯身上的事实。这事实必然会告知世人,这世界,唯美俄两国最不能惹。
  显实力。经济不行,政治遇准,外交受困,俄罗斯可还有实力?外界普遍疑为“没有”。可俄罗斯人却从不如此想。短短5个半月的仗打完,除去军事上的斩获,更大利益是在政治上,具体说是政治影响力上。世人于是吃惊地看见,自俄罗斯人出兵叙利亚后,美国主动或被动与俄罗斯联络,奥巴马主动或应邀与普京通话,海外德军自觉策应海外俄军,海上法军主动配合海上俄军行动,甚至必要时驻周边美军可与参战俄军联手,都是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巨变。感觉上似乎除了制裁依然,俄美及俄西关系,基本已经恢复正常。倒过来想想,假如没有去年9月30号的俄军参战,结果又会如何?尤其是叙利亚问题终于大多偏向了俄罗斯的主张,即巴沙尔作为合法执政者,不必以马上下台作为前提,叙利亚交战各方坐下来和谈,用和谈而非战争解决内战问题。随着世界几大国,当然主要包括俄罗斯、美国和西方几国主导的叙利亚停火机制,于2月27日起正式生效后,世人就更是越来越清晰地看见,至少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的影响超出了美国。请看下达撤军令时普京的总结:“在俄军的参与下,在俄武装部队的参与下,叙利亚政府军和叙利亚爱国势力成功地从根本上扭转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局势。”嗬,这话说得多高大上。
  谋转移。这得细看普京宣布撤军令时的完整意思。俄媒体披露,普京是在与俄外长、防长会晤中下达撤军令的。他同时指出:“我认为,俄国防部与俄武装力量的任务总体上已经完成,因此,我下令国防部长,自明日起开始从叙利亚撤出俄军部队中的主要部分。”好啦,国防部的事情干完了,绍伊古部长可以稍事休息了。那么俄罗斯在叙利亚就没活可干了么?非也。普京同时向外长拉夫洛夫下令:“请外交部加强俄罗斯在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进程中的参与。”哦,原来是叙利亚的事情,自3月15号起,由俄罗斯国防部转到外交部手上。换言之,俄罗斯在叙利亚不是走人了事,而是工作重心转移。这样一转移,俄罗斯除在军事上显了一次摆,占了一次上风外,还在道德上登了回高地。所以当参战的飞行员从5000公里外回到祖国,民众以“面包和盐”热情相迎,那可不是纯粹为宣传做的摆设。
  留后手。有人想得简单,担心俄罗斯好不容易瞅准时机介入叙利亚,好不容易在那儿打出威风,如今就这么匆匆撤离,万一,他们走后,那儿的恐怖活动又死灰复燃,甚至重新闹腾到不可收拾地步,那么俄罗斯好不容易找到的战略良机、示强良机、发声良机、作为良机,还会再找回么?别担心,普京留有后手,不会出现万一。普京在下达撤军令时还表示,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海军基地与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将照常运作。再者,俄国防部回应,已经部署的S-400不撤。这就等于明确告诉叙利亚境内一些有非份之想的人,以及世上更多出于善意替俄罗斯担心的人,只要那儿需要,撤离的战机可随时重返战场。
  所以说,普京的撤军令,何尝不可以理解为调整令。战略的调整,战术的调整。观察时局,等待时机。北极熊累了近半年,得休息一会儿了。请注意,只是休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