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又开始在美媒风光
(2015-09-26 14:26:15)
标签:
普京美国人俄罗斯美国叙利亚 |
分类: 好看时评 |
披露的内容分量比较轻。一个是普京夸美国,说正是由于他们的“开放性和思想开放”,民众的内存潜力得到释放,“在国家发展上取得了这样的骄人成就”。另一个是普京谈被称“沙皇”,称不管美国人怎样称呼他,沙皇这个绰号对他也不适合。
至于普京是不是沙皇,美国人有美国人的看法,普京也有普京的观点。这一点,普京也既然感无奈,也表理解。他的原话是“别人怎么叫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自己,你应为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做些什么。”很原则,很空旷的解释。对于主持人扭住此点不松口,称美国人对你议论纷纭,普京只好再说,可能美国人“没什么别的可做了”。
也到是,莫非普京得承认自己就是沙皇?可他承不承认,美国人都有美国人的看法。所以普京才说自己无所谓,如果美国人没事儿,也只好由他们干这档事去。
然而,普京对美国的夸奖,却颇有点新意。
众所周知,自乌克兰事变以来,具体说是自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降到冰点。美国率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先是普京在G20峰会上受辱,接着其国家又被踢出G8,心里一直鬼火冒的普京,可以说没半句对美国的好话,坏话倒有一大堆。最新一次坏话,是眼见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普京却趁嘲笑欧洲之际,顺带把美国也狠狠批了:正是他们错误的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政策,以及欧洲的盲从,才导致今天的难民危机不可收拾,而危机的罪魁祸首美国,却躲得远远的,不愿意承担闯祸的责任。
谁能想到,仅仅才一周多一点的时间,普京就大夸美国“开放”和“创造”了呢?照人之常情,最好的解释是,要到联合国去演讲,联合国总部又设在美国,一定程度上也就等于是到美国演讲,以及顺道还要拜访奥巴马,因而,为避免冤家碰面的尴尬,以及出于对东道主的尊重,行前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好话,给东道主一点面子,也给自己一点好心情。
不过,国际间的交往,尤其是俄美这种影响深巨的国家的交往,特别是二者在尖锐矛盾尚未化解时的交往,大不可简单拿人之常情来解释。须知,政治家通常超过政治人,会在“家”的高度,以“家”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而后者的考虑,才可能仅仅出于“人”之常情。
何况是普京这种,抓住西方眼力精力的空档,三下五除二,快刀斩乱麻,一举先吞下克里米亚,然后再慢慢消化的政治家。一年多过去,地球人都看得清楚,来自西方的严厉制裁,裁不垮俄罗斯经济因而也就裁不垮俄罗斯政治。随着时间的推移,制裁的缓慢松动,俄罗斯经济的缓慢适应,俄西关系的缓慢进展,都按普京吞并前的预案脚本,一幕幕拉开又关闭。而战略要地克里米亚,则已牢牢吃定。从长远看,对俄利大于弊是肯定的。
顶级政治家的交往,有些话是专门说给人听的。说者是否真正有心,听者是否真正有意,事实上都既重要,也不十分重要。比方普京前天夸美国的话,若是借美国大媒的口,夸美国人民,想必是心意大于心计。我普京隔几天就要到府上了,先给你们行个大礼,请个大安。这是作为有文化、有文明的大国俄罗斯的总统,必须有的修养。可普京那几句话似还有层意思,即是越过对美国人的夸奖,专门为美国政府定制。那便是夸美国的“开放性”。因为“思想开放”,更多用于夸人,而“开放性”的使用,则更多用于夸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制定者。
这就有意思了:普京为什么这不夸那不夸,专夸美国政府“开放性”呢?以俄美两国当前面临的问题计,想必普京是以此夸作敲门砖,敲开奥巴马政府对俄几乎关死的大门。地球人都知道,以眼下的俄美关系论,若不是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普京几乎没有去美国的可能。奥巴马也不认为此时是与普京相见的最佳时机,普京也不会厚着脸皮非找上门去讨没趣。
然而偏偏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要搞,作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二战战胜国之一、安理会五常之一的俄罗斯,不可能缺席相关纪念活动。美国也不可能因乌克兰或克里米亚问题鼓个包在心头,就不向普京发放签证。一切的一切于是决定着,哪怕此时露面尴尬,普京也必须登上联合国讲台。同理,哪怕此时见面不爽,奥巴马也只得该见还得见普京。
两国的权威媒体都已证实,普京将赴纽约,出席联合国七十周年纪念,并登台演讲。其间,奥巴马将与普京会面。对后者,最新有俄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称,普京与奥巴马将“重点讨论中东、叙利亚局势以及包括乌克兰问题在内的其它问题”。换言之,尽讨论些地球当前最大问题。
而前者,按照俄罗斯媒体的说法,“普京将在联合国进行演讲,并将站在全球化政治的最前端”(俄新社语)。那么,哪些东东是“全球化政治最前端”呢?俄媒没有披露,估计讲稿在普京手上甚至肚子里,得讲了才知道。但美媒已有猜测,认为普京肯定会就难民问题,叙利亚问题,尤其是新近传出的俄罗斯出兵(或出兵器)叙利亚问题,做出俄官方的解释。这些解释,可能会打消一些美国和西方的疑虑,也可能同时会增加他们的担忧。譬如,俄罗斯的军援甚至兵援,到底是为保美国和西方必欲灭之而后快的巴沙尔,还是仅仅是打击巴沙尔也打击的伊斯兰恐怖势力,或先打击恐怖势力,后解决巴沙尔下台与否的问题等。
事实上,当前不久,美国卫星突然发现,大批俄罗斯战机停放叙利亚机场,以及线人拍得一些俄罗斯军人持枪立于叙利亚战场,紧张的心弦就开始愈绷愈紧,普京再不在一个重要的场合,作一个权威的表态,美国和西方心头那根弦,恐怕就要绷断。
由此,一个好玩的现象出现了:一直对普京冷嘲热讽,外加臭骂恶贬的美媒,在论及普京即将出现在联合国讲台时,竟至出现期望与夸赞的口吻:“俄罗斯总统普京十年来将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讲话,”“在大批难民离开近东,爆发史上最严重难民之时,俄总统普京因向叙利亚政府提供的军事支持而成为解决全球化问题中不可替代的人物”(《华尔街周报》)。
哎哟妈呀,说“时过境迁”都还太早了些,普京就将风光登临主流美媒了。是美国人弯子转得迅速,还是俄罗斯人坚守熬到尽头?说不清楚哈。但《华尔街周报》那话是对的,普京是“解决全球化问题中不可替代的人物”。
前一篇:欧行杂感(13)
后一篇:俄军为俄罗斯炸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