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行杂感(2)
(2015-08-10 18:03:32)
标签:
喇叭多佛尔赛伦塞斯特行人欧洲行 |
分类: 搜奇游记 |
有天突然想起,早已熟悉的汽车喇叭声,咋一下没了呢?是否错觉?赶紧梳理和询问,得出的结论是:这二十多天,真就楞没有听见一声喇叭响。于是就特别留意,发现居地德比,车多人少,每天上路下路,等车让车,真没听得见一声喇叭。哪怕是装着不知车在身后的行人,在度假村内通道上慢悠悠挡道而行,身后的汽车也只是无声跟随或等待,直到行人把通路腾出,也不愿按喇叭提醒和催促。
最极端的例子是,从二十天前,从伦敦坐大巴去多佛尔的路上,因法国加莱那边罢工,以及难民集体闯关,大批车辆被堵在通往多佛尔的高速上,以及晒在等待登船的行列里。甚至,偶尔也有行人伺机横穿,有车企图卡位争先,也伦还是没能把喇叭声诱发。哪怕路再堵,路怒族都隐忍不发,哪怕行人再横,司机都有足够耐心等待。
好奇来了:莫非,这英伦与欧陆,汽车都没装喇叭么?要不,就是他们的驾校不教这一手?以井民十四五年的开车经验,所遇许多情况,早已是非按喇叭不可。比方,车行转弯处,减速、靠边、按喇叭,绝对是避免发生车祸的基本规则。可他们,还是宁可停下看,也不按喇叭。再如启动车辆,打灯、挂档、按喇叭,能够提醒行人与来车,有助于避免发生不测,在我们,也早就是操作规则,在他们,仍然是无声启动,无声出发。喇叭对他们来说,真如聋子的耳朵。
照井民的经验,不按喇叭的结果,绝对是十分的危险。尽管很多时候的喇叭,也确实按得令人讨厌。然震惊的是,这一路五六千公里下来,就硬是没有看到过一起车祸。印象中在法国南部某段高速公路上,好像见过警车在处理交通事故,但事故既然摆在路边处理,且当事车辆近乎于完好,整条道路没有受到影响本身,就已经说明,事故微不足道。而在成都,井民每天往返约80公里,途经三环路、绕城路、省级路,哪天要是没看见一起车祸,绝对自己都觉得怪得慌。不信提醒留意本地电视新闻,车祸或交通事故,能有多少天不出一条?可见我们,可是将喇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因为那在我们是行车的必须。
记得头次独自驾车,经省级道穿行云贵高原前,向先行者慎重取经,得到的最重要指教就是:转弯一定要按喇叭,且要提前按,使劲按,然后就是尽量不占对方道;若过街走村,更是要狂按喇叭,一直让喇叭声响起。可气是井民那小福不知咋的,到了高原喇叭就哑火,几次都是如此,急得井民还专门去四S店问询,得到答案是喇叭没有问题。也倒是,只要下得高原,甚至是进入城区,喇叭果然就恢复原状。
集体不按喇叭,同时又没有因此增加车祸,直接的好处自然就是安静。高速公路上,只听见旁边车刷刷过去,对面车嚯嚯过来;马路和街道上,只看见车辆好似个个装了消音设备,只有轮胎摩擦地面的嗞嗞声,以及个别音箱声的一闪而过。居地周遭尽管感觉是车多人少,但大白天也都静得跟深夜似的。感觉上好些车,一会儿来了,一会儿走了,来是啥时来的,走又是啥时走的,只有眼睛记录,没有耳朵反应。
因此,回想过去二十来天,无论是在巴黎闹市旁边,罗马城中心附近,还是瑞士苏黎世湖畔,意大利托斯卡纳奇安奇亚诺度温水浴场,以及英国赛伦塞斯特度假圣地、世界文化历史遗址巴斯城和巨石阵,以及住地德比城郊,虽然也都称得上人口密集或观者如云,因为满到处的车透露了一切,但基本都是白天没有喧哗,夜晚没有吵闹。尤其是苏黎世,那可是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奇安奇亚诺温水浴场,那可是著名的旅游区,赛伦塞斯特度假圣地,那可是恒温与常温游泳池人满为患,但还是让人感觉,城是空城,屋是鬼屋。
或许,喜欢按喇叭,跟我们喜欢闹有关。中国游客到境外,闹是其著名特点之一。说是特点而不说是缺点,是想与所谓民族劣根或道德行为之类划清界限。个人觉得,这基本与民族素质和德之盈缺无关。我们是一个集中生长的民族,长期的集中经历,使我们养成彼此往来的习惯。而常往来就需要勤招呼,用到人身上就是嘴巴不肯休息,用到车身上就是喇叭须得响。同时,我们还是个有稀奇需分享,有感受重倾吐的民族,到了域外,多些招呼多些叽喳,恰是我们有感觉正的表现,如果外人觉得妨碍了他们,我们只能表示遗憾。或许,正因如此民族特点,导致汽车一旦在我们身下,不把它弄响一点,我们确实就手痒痒。
更何况,就论车多人多,国外哪有我们多?哪有我们大家都在一条道上挤的国情?尤其是除高速公路外,哪有我们各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抢道,外加男女老幼甚至家畜家禽也来捍卫自己路权的险况?有些地方,我们甚至可以说,不按喇叭,寸步难行。
由此推知,西人不按喇叭,本质上还是无须按喇叭。我们爱按喇叭,根本上也是必须按喇叭。而西人习惯和适应不按喇叭,则既与他们喜静的习性有关,更与他们无须按喇叭,车与车,人与车,均能各行其道的现实有关。
不过,像国内深夜行车依然有人按喇叭,凌晨回府仍然有笛声鸣叫类常见行为,就不太应当归结为人多、车杂、路挤,以及好弄出点声音的民族习性了。记得好像是钱锺书说过,或是他引他人的话说过,人是一种即使独处时,也总会弄出点声音的动物。突然觉得这“人”,特像中国人。当然,也不能将此解读成不按喇叭的西人,与“人”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