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得知“背后”仍喜欢的纪录片
(2015-02-25 18:42:59)
标签: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杨帆纪录片 |
分类: 个性随笔 |
全片共14集。逢中进入,用“回放”看完。启用“回放”功能看片,于本人尚属首次。侧面说明该片的吸引力足够大。
回顾起来,该片的吸引力大致有:
导演年轻。1990年10月5日生人,标准的90后。此年龄段的人大多才刚走出校门,还在人生的漫漫路上彷徨着,这位叫杨帆的90后,就已经是成熟甚至成功的男人。
创意独特。出国寻找另一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并把那不知名的人定义为“另一个我”,有稀奇可挖,更有哲理可悟。虽然以地球人大约70亿计,与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者少说也有上千万,但找到生活在遥远异国的他,并将他的主要生活纪录下来,绝对是被行内人长期忽略掉的好点子。
载具新奇。不坐飞机轮船火车,也不驾汽车自行车,更不徒步前往,而是驾一辆几乎绝迹的挎斗摩托,在相距十万八千里的异国他乡去找“另一个我”,这对于已经对包括徒步在内的所有载具均不觉稀奇的观众,自有一股新奇感。
人物饱满。片中总共找到23个“另一个我”,其中17人的现时生存状态,被浓黑重彩地纪录下。观众因而看得清楚,那些生活在同一世界的“另一个我”,有两三年内连生两个娃的年轻母亲,有痴迷于重金属的单身汉,有陷入失恋痛苦的纯情女孩,有尚未出道的执着歌手,有魅力四射的时尚调酒师,有上大学即开大车以自食其力的大男孩,有被命运判定终生不能吃大多数食物但仍然乐观的妥瑞氏综合症患者,……他们分别属于亚欧8国,与我们在语言习俗上高度不同,却又在拼搏和感受上惊人相似。
许多镜头有新鲜感,相应的故事有别致感:
如那位蒙古女孩芭森扈,与导演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拍摄过程中就先后生下两子,且生头子时还被破例允许导演进产房拍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位时年二十一二岁的女孩,已经是同龄人中晚育者,她在身怀六甲时的毫不娇气,生活艰难时的依然终日笑眯眯,孩子出生时不禁流下的幸福泪水,她那志在独自养家糊口的未扯证丈夫,以及她们国家对多生的物质奖励。
如那位名叫谢尔盖的俄罗斯青年,极佳的艺术气质来自于自己的父亲。而他那出版过诗集的父亲亲口对导演说,一个俄罗斯农民也能出版自己的诗集,说明这个国家产生那么多诗人作家的土壤是多么地丰厚(大意)。
如那位叫马克斯的俄罗斯青年,13岁时就被单亲的母亲抛弃,而此后母亲便不知死活,他则怀揣着母亲的照片,在吃百家饭中孤独地长大,却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沉沦,而是在努力学习、上进和逐梦。
如那两位莫斯科大学的女生,有貌有才有胆,大方邀请导演与她们欢聚,当屋跳芭蕾以让导演确知,俄罗斯人的芭蕾天赋与艺术气质。
还有导演自述最长17天没有洗澡,自拍在冰岛雪地裸奔,在芬兰洗桑拿后跳进冰水里,在赫尔辛基街头卖4欧元一个的北京包子,以及在俄罗斯用VK交友网站找人……等,都很能吸引眼球。片中那些“另一个我”的故事,大多是励志的典型,使得该片在立意上超越单纯地“找人”。
必须承认的是,只看完一半,本人就已确定,此片不可能由杨帆独自完成。哪怕杨本人是个旷世天才。同理,该片也不能算作“骑挎斗摩托游世界”,因为在寻找、拍摄及相应的签证时间里,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最大的可能是,导演杨帆带着那辆挎斗摩托,哪里需要哪里卸下,充当道具临时跑上一段路程。也可以说,导演杨帆也是演员,且是男一号。
还有些疑惑,随着该片的看完产生:拍这片得多少钱?90后杨帆从哪儿弄到那么多钱?片中的“主角”,那辆“长江750”挂的牌照是“赣.CEF250”,这副牌照可真?江西真能让那种摩托上牌?一些媒体称杨帆是“北京青年”,另一些媒体称他是“四川青年”,他到底是哪儿的青年?片首的类广告语称,杨帆13岁从成都骑行2200公里到拉萨,18岁横渡琼州海峡庆祝自己的成人礼……不禁好奇,他爹是谁?
牛青年的背后未必有牛爹。但牛到那种程度的青年,背后定有个牛爹。
还好,因有互联网,上述疑惑大多很快解开。北京晚报告知,杨帆不是一个人。他那异乡寻“另一个我”的壮举,全程有他爹杨波开房车跟随并拍摄,而杨波是央视体育频道的编导。更直接的证据,则来自杨帆本人的一段视频。那是在他在“人人贷年度论坛”上的演讲,他亲口告诉世人:自己的“找人”行程得到“人人贷”的帮助,且还有原本用于赴美留学的储蓄;拍摄确实是一支队伍,内中有司机、翻译和摄像等。
明白了,这等于告知有类似想法的同龄人,能做如此想固然已经不易,而要将此想变成现实,则更是难如登天。用句时下用滥的“哲理”便是:杨帆的成功不可复制。
得知该片的“背后”后,原本对导演的敬意多少有些打折。曾经,在观看的过程中一再感叹:90后如此,老师咋当?他们越过大量书本,直接跳进世界,跨过大量理论,直接体验现实,这叫那些以教书本和理论见长的老师,拿啥来教他们?尤其是那些教他们异域文化、习俗和风物的老师。好在现已确知,如此90后属凤毛麟角,更多的90后还得按部就班受教育。
不信试试,照杨帆样,13岁退学干导演、作家、诗人、旅游达人,会有几人能成?有创意,有勇气,还得有“大米”啊。
放弃对导演杨帆是天才的惊叹后,平心静气地看完《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依然认定,这是部不多见的好纪录片。它内容丰富,人物丰满,故事新奇,镜头好看。个别诗意的议论,有文气,也有哲理。当然,如果那些诗意和哲理再少直接说出,多用镜头传递,无疑效果更好。该片将来要是成大气了,或得大奖了,谁出钱最多,谁出力最大,谁是真正主谋或英雄,可因“集体智慧的结晶”而被观众忽略,但中国纪录片行列里有此一部,绝对是无法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