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淘最新QS全球高校排行榜

(2014-09-16 17:05:33)
标签:

高等教育

大学排名

世界一流

教育

分类: 好看时评

    世界知名高校排行榜之一、QS全球高校排行榜公布最新座次:麻省理工、剑桥、帝国理工、哈佛、牛津,美国、英国、英国、美国、英国,榜单上的前五名,无论是学校还是其所在的国家,都是老面孔,是他们在轮流坐庄。再看紧列其后的榜单,伦敦大学学院、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林斯顿、耶鲁,还是面孔老,还是非美即英,还是坐庄轮流。如排榜首的麻省理工,已是连续三年雄居第一,看架势它那全球高校的老大地位已难撼动。
  这是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简称QS)的第十个全球高校排行榜。该榜选择全球三千所大学,对其在人文与艺术、工程与技术科学、自然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学五大学科中任意挑出两个,就其在科研领域的权威性、教授老师与学生数量的比例、高校在用人单位中的声誉、成果的援引率、留学生比例、外教比例等六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如此综合性加国际化的评估指标,一看就知中国现阶段的大学,不大可能与榜单上的前十相提并论。事实上,此次排行榜,中国大陆大学中的最佳,是位于第47的清华,该校比上次排名上升一位,是唯一进入前五十的中国大陆大学。相反,北大排名比上次下跌11,位列此榜单的第57。也就是说,目前在世界排前40的大学中,找不到中国大陆大学的身影。
  中国大陆大学中,复旦进步明显。去年它列88,今年它进71。与清华北大一道,组成了世界大学前百名中的中国大陆三甲。其余在中国很牛的大学,位次可就有点不好意思了。譬如在此榜中列中国大陆大学第21、中国的985名校吉林大学,在全球高校的位置只是第501。而中国大陆目前最好的27所大学,除前述清华北大复旦外,名次多分布在104至701之间。
  再看世界和亚洲大学,可见前200强中,总共有31国的大学上榜,其中美国51所,英国29所,德国13所,荷兰11所,加拿大10所,日本和澳大利亚各8所。英美二国是老牌高校强国,校多势众,其江湖地位短时间内似无法撼动。可荷兰和澳大利亚,一个地盘小人少,一个地盘大人不多,居然也能把大学建得按人均计,想必连美英等国都得刮目相看,这就足以说明,大学自有其独特的经营之道。他们摸到了那个道,我们大概还在摸。
  俄罗斯之声称,中国大学之所以量多强少、规模大而实力弱,依照此番QS的标准,是因其科学成果的援引率与办学的国际化,仍然是明显的软肋。该媒说,尽管近10年来中国对科技的投资增加显著,但标杆性的大学如清华与北大,也分别只得到287和285个科技援引率,产出率或收益率与投入不匹配。该媒没再好意思多说,因为他们自己的大学也不行。但我们可借以引出的结论大概是:投入尚未发挥效益,投入未能精准到点。前者得有待时日,后者得调整方式。
  以三连冠麻省理工为例,其本来就很高的科技成果援引率,三年竟年均增长14%。堪与其媲美的大学,是英国的帝国理工,该校该项指标同样是年增14%。老牌牛校剑桥,该项指标是11%。本次排名前10的大学,平均科技成果援引率增幅在7%。以此单项论,中国大陆大学的最佳,是中国科学大学,其该项排名为第120,其他中国大陆大学则多在150甚至200以后。这不禁多让人少有些悲凉,中国大陆的大学,啥时才能与先进并驾齐驱?

    六项指标中,唯有“高校在用人单位中的声誉”一项,中国大陆高校不输世界一流。清华北大进了全球前二十,这在总共六项指标中,属排名最靠前者。这似乎也没啥难理解的:中国大陆的大学招生多,毕业生多,用人单位多,毕业生又多在本国被录用,本国用人单位对来自中国最好高校的毕业生反馈较别的学校的要好等等,都是他国,包括美英二国大学未必能赶得上的得天独厚。可惜,该项指标的权重,远不及其他五个,尤其不及科研领域的权威性、科技成果的援引率、留学生比例、外教比例、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等。那些指标,才更是令大学显实力见真章处。
  还有一个中国大陆大学的软肋,那就是按在校生中的留学生比,中国没一家大学进入全球前300。也就是说,连清华北大这样的中国大学双雄,学生也还是土著远多于远客。相比之下,新加坡与香港地区的大学,几乎多已国际化,他们的几个知名大学,已经借此跻身世界高教的中心。比方就在此榜单上,新加坡国立大学列第22,香港大学列第28,东京大学、首尔国立大学并列第31,京都大学列第36,南洋理工大学列第39,香港科技大学列第40,香港中文大学列第46,都在清华之前。弹丸之地新加坡办学有方,东方之珠香港牛校密集,令我们羡慕,令我们惭愧,也促我们深省。俄罗斯之声的结论是,中国大陆大学由于自身的隔绝性,无法打入世界精英大学的第一梯队。何谓中国大陆大学“自身的隔绝性”?俄罗斯人没说,值得我们深思和深究。

    导致中国大陆大学排名落后(坦率地说,事实也是实力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大陆的大学,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国际优秀学子前来深造的实力。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标志性领域,如果许多大学已有不少留学生,也多半来自在二领域较中国更落后的国度。即使是清华北大这样的中国超一流大学,留学生最集中的学科,也莫过于中国历史、文化、语言等人文学科,且整体来自第三世界的留学生,远多于来自发达国家者。至于实力更逊的中国大陆大学,则即使眼见得留学生不少,可真实的短板是:一则与本土学生相比,数量依然很少;二则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门类中,很少有来自西方国家的留学生。

    反过来,再看各大排行榜中的名列前茅者,不仅是学生高度国际化,教师也高度全球通。中国大陆大学大量的优秀本科生,甚至中国高中的大量成绩优秀、或成绩虽不优秀但家境优秀的学生,都纷纷往更优秀大学跑。“人往高处走”在高等教育里表现得十分直接,而“年轻人往哪儿走,哪儿就是高处”,更在全球高等教育中得到最朴实的验证。在这方面,我们与世界一流的差距还大得很。尽管我们的大学数量已经进入世界先进,在校生人数甚至列世界第一,但啥时节数量才能转化成质量,啥时节大学能像新加坡和香港那样精英汇萃,还仰赖中国大学、中国政府、中国社会的共同发力。
  去过牛津剑桥耶鲁等名校晃,印象最深是那里的师生四色杂陈。在他们的国际部及财务部门,比本土学生缴费多过两三倍的美元与英镑,正不尽白银从世界各地滚滚流来。就似乎同时得到结论,哪一天,我们大学国际与财务二部,也能这么一抵俩、甚至一抵仨地招生,届时无须哪个机构来评估,我们自己都能得出结论,我们已是世界一流。
  只要师生、成果和影响不够国际化,大学就不能成为国际一流。尽管QS排行榜只是现行世界三大排行榜之一,其科学与合理二性也未必尽然,但它和其它排行榜在本质上一样,大体都不会遗漏掉真正优秀的大学,更不会错选上真正劣质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榜单的位次其实都很刚,容不得人不承认,容不得人不服气,容不得人夹塞儿插队,反倒只能让人要么发狠,卧薪尝胆,奋起直追,要么灰心,按部就班,独自“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