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井民博客
井民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052
  • 关注人气:13,8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争论与百姓关心

(2014-08-05 15:28:09)
标签:

地震

大坝诱发

抗震救灾

科学争论

杂谈

分类: 另类科普
    昭通震了。级别虽然不高,伤亡依旧惨重。如果级别更高,不知多么惨重。房屋质量差,人口密度高,震源相对浅,如同此前的汶川、芦山,甚至还有稍远的舟曲,尽管山高路险,只要地势相平缓,就有城镇和定居点,只要有城镇和定居定点,人口就不会太少。国情如此,人多地少,只要有水有坝,就有人定居。
  北京奥运会那年,距今才多久?区区六年而已,仅造成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地震,仅西部一地,就至少上述四起。有人戏称,地球开启了震动模式。也不全对。当说该模式开启在中国西部,如果该说成立的话。有专家道,地震模式也不是地球随意乱开启,中国西部原本就是地球大本营,地质活动剧烈,断裂带或地震带密集。先天的,或命定的。
  房屋毁损严重,是致伤亡惨重的直接原因。因为房子只要不垮,再震再动,效果也充其量是吓人。但又不能怪这些地方房子咋修的,因为如果在这些地方要想把房子修得更结实,能抗击六七级以上的地震,得花比别的地方更多得多的人民币。而这些地方的人民,恰恰因为地理条件以及历史原因,缺的正是那币。
  血的教训只能是,不震且罢,一旦不幸震了,新修的房子肯定比老房子结实。比如汶川地震时,芦山是重灾区,倒了许多旧房子。灾后重建,人们新修了结实的房子,待到芦山地震时,新房子全部壁立,剩余的老房子倒得惨不忍睹。问题是昭通,甚至邻近的云南多地,已经是十好几年没有发生过这么大的地震,所以百姓居住的,大多是不抗震的老房子。至于近年城镇扩建,以及居民新建的房子,仅从电视上看,大多安然无恙。
  足以见得,在经常或随时可能发生大地震的西部,要想防止地震发生,好似挟泰山以越北海,绝对的不可能。要想准确临震预报,像如今报刮风下雨样,有可能,但不是近期。近期唯一能做的,便是想方设法把房子修结实。看到电视上李总理对悲伤的灾民说,不要太难过,将来一定帮助你们把房子修起来,修得更结实,就相信,劫后余生的人们,未来的惊吓或危险,肯定远少于故去的亲人。
  一个老问题浮出水面:云南四川,近年咋突然那么多地震?有专家解释,该地区进入地震活跃期。也有专家否认,没有证据表明,该地区进入了那期。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就已经扛上了,若再进一步论及,是啥原因促使该地区进入那期,专家们几乎就要打起来。一些专家说,那是该地区近年建起了太多大坝,而大坝是会诱发地震的。另一些专家说,纵使有个别大坝诱发地震的例子,一则那几乎是孤例,二则那也小震,三则仅在极小范围内。而近年的地震,从汶川、芦山、舟曲和昭通,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它们都是受附近大坝的诱发。
  然而,不管持“不会诱发”或“不是诱发”论的专家怎么说,上述几起地震中心附近,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坝,而在这些大坝建起以来,它们的地震,至少没有时下这么密集。近年修建大坝, 近年地震频繁,二者就这样直观地被联结在了一起。尽管多数时候,人的直观未必科学,甚至未必正确,但想要抹去人已有的直观,树立正确的直观,却只能靠科学。
  偏偏在现阶段,科学对大坝是否诱发地震、会诱发多大地震,以及在什么时间诱发地震,至少是说得不清不楚。似乎占多数的科学家认为,大坝基本不会诱发地震,即使诱发,也是小震。即使较大一些的震,也是较近距离的震。少数专家坚称,大坝会诱发地震,就像它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举出的例子通常有二:广东新丰江水库,1959年水库蓄水,一月后就有地震活动,1962年就发生6.1级地震,致6死80伤,近二千间房屋倒塌。意大利韦奥特水库,坝区在1960至1963年间,共发生地震60次,并导致山崩与溃坝。
  不过, 要叫持会诱发地震的专家再多举几例,尤其举出汶川、芦山、舟曲和昭通地震受大坝诱发的例子,恐怕就足以叫专家闭嘴。但闭嘴的专家们仍然坚持,上述几大地震的发生,恰恰是在周围一些大坝建成后,而非建成前。如汶川地震,就发生在紫坪铺大坝建成后,这次的昭通地震,就发生在二滩、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等不远处的大坝建成后。这些苦于找不到铁证的专家还忧心地提醒,地球总共五万座左右大坝,半数左右在中国。而中国多数大坝,又集中在西部这些个接连发生大地震的地方。
  没到过西部深山峡谷的人,断不会对此地大坝的密集程度,形成什么哪怕稍微具体的印象。人在西部的井民,去过三峡、紫坪铺、向家坝、瀑布沟、官地、二滩、白鹤滩等大坝,也听说过规模仅次于三峡、位于川滇交界处的溪洛渡,所有这些,都还只是西部大坝的代表。事实上,在水电资源最丰的川滇两省,高密度的“圈水运动”,已使得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甚至更小的支流,拦水筑坝,几乎到了宜拦则拦,空白皆无。有大坝诱发地震论者说,川滇人头顶大坝数千座,硬还说点事儿也没有,怕是乐观到了盲目。
  抛开大坝该不该修争论,姑且认为因绿色能源、经济发展的需要,该修就修,局部服从大局,少数服从多数。甚至,按“有水不用,无异浪费”的观点,能修则修,只要钱够,有水快流。然而,假设大坝会像上述意大利与广东那两坝样,可诱发地震,则以政府的强制性行为,帮助和促进当地百姓把房子修得更结实些,不也亲民爱民和人本人文?
  百姓通常不关心争论,只关心真相。若科学一时拿不出真相,百姓就会转而关注怎样防范。可怕是科学给不出结论,有关方面也给不出或不给出防范,却一再给出“没事儿”的安慰,百姓真的会放得下心么?
  科学的发展并非总是高歌猛进,偶尔的尴尬恰恰源于成长的烦恼。其实百姓也并非苛求科学必须确答一切疑问,但会因专家的含糊其辞而愈加害怕。因此地震高发带的可靠可行防范措施,如把房子尽可能修结实之类,虽可能不属于科学,但肯定属于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