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80)

(2014-06-14 23:42:56)
标签:

毕业论文

高校扩招

诚信检索

答辩

杂谈

分类: 校园轶闻

    吃了教务处两顿饭,盒饭;喝了垂直领导四盅茶,清茶;坐了9C207两天板凳,硬板凳;替高大上的园主听了69场汇报,学生汇报——突然觉得,不说几句,不好意思。

    第一句,倍加觉得坚持要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十分英明,万分正确。本科四年,虽说各门课程都有成绩,成绩也都有好坏,但真正观察毕业生们到底学到手是多少,尤其是专业知识、科学思维、文字功夫、语言能力等的综合能耐,似还没哪门课程能与毕业论文媲美。当然也晓得,相当多毕业生受就业压力所逼,心底巴望毕业论文“过关”即可,对“写好”与“写优秀”等,没兴趣。但即使是作如是想的他们,在被逼了几十天后,最后弄出来的东东哪怕仍不令人满意,但于过程中的他之所得,也肯定远超他修过的任何一门课程。这一点,井民专门求证过。

    第二句,再次印证一个久有的看法:精英不会随着学生数量的膨胀而明显增加。换言之,即便是当今一届得毕业六七千学生的本园,此次不限额推荐上来的候选校优论文,也充其量三百余篇,大概占全部毕业论文总量的二十分之一。即使这些已经跨过所在学院优秀门槛的论文,真正能最后能评上校优的,则得再剔除三分之二左右。而井民的亲身经历可证,其实校优论文的要求也并非高不可攀,最主要处不过是,所在学院推荐上来后,还有无明显的硬伤,以及答辩时的陈述与回答,能否自圆其说或印证文中所写,以及依稀可见的点点新意能否被感觉。

    第三句,时下的毕业生,仅仅以毕业论文的质量计,彼此间的距离恐怕得超出社会的分配水平。即使是推荐到学校来竞逐校优者,多数仍很难让人放心地给出高分。就不难想像,大多数未推荐上来的论文,整体水平确实是不容乐观。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论文写得不错,但作者见不得世面,出不得众,指导老师不敢推他到校优答辩场来。倒有一个印象十分清晰,那便是即便这样,相当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看上去跟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分不出伯仲。至于占总数极小的可能最终获校优者,个人觉得,似乎比同档硕士论文还拿得出手。这很可能触及到一个深层次问题:如今本园硕士生的本科源头。基础能力与素质差了一截的本科,不是区区三年的读研时间能弥补的。

    话说到这儿,得举证亮点了。有篇艺术设计的论文,或就叫设计,玩的是时下90后甚至00后们的流行,往膀子上刺青纹身。该文作者是位女生,该女生已经成立工作室,当上了首席刺青师,系列原创图案就摆在评委们面前,很自豪地引导评委们“指教”。汇报中,该女生更是不经意地提及,大二或大三时,已出版专著一部,且拿了六千元稿费,还不像时下许多老师的著作,得自己贴钱给出版社。再有一研究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将公众服务融入空间地理,力图尽可能准确、合理地分配区内社会资源,不失思路独特。作者也是一女生,在汇报自己论文时,大有胸中自有百万雄兵之豪气,语言、体态、表情、时间以及节奏,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还有个研究物流的男生,为一家大公司做的方案,独辟蹊径地提出整车与零件整合,以闻所未闻的“整零”方式输送。按他的设想,且他在陈述该设想时,压根儿就没觉得那仅仅只是设想,一旦方案付诸实施,势必导致汽车配送或物流业的巨变。还有个男生,感兴趣中国股市的智能预警研究,尽管他知道,评委更清楚,中国股市最不听话,最不守规矩,最难预警或预测,但依然没有挡住他专注于此的强烈好奇。这种不计功利、不顾成败的好奇,其实是时下最缺乏的钻研精神。急功近利的世风,早已让人泯灭了纯粹理性或理想,渗透到教育中,便是一切不能及时换成人民币的知识,都极容易被人抛弃。可真正要建创新型国家,或真正使自己活得更像个人,属于自己的理论、思维及至兴趣,恐怕才是愈多愈好。可喜的是,从该生那一板一眼的研究看,理论上的自洽,方法上的闭合,似乎能让人相信,终有一天,他能缚住中国股市这条桀骜不驯的苍龙。

    上述四篇,井民及所在小组,都拿他们当“十佳”候选推了,且看法基本一致。倒不是啥英雄所见略同,更主要还是目之于色,这里说的是出色,有同好焉么。总结这几篇,不论它们最终是否得到十佳,都是有心之人的有心之作。这有心,既包括他们本人,也包括他们的指导老师。当然,也可能远不仅仅是有心,还得有能。不过,井民觉得,对绝大多数毕业生而言,主要还是用心不够。大扩招生进来的他们,进校门倒是容易多了,出校门可就苦逼了。求职,打工,考研,出国,及至茫茫椰林哪是边,惶恐而又真切的方向丢失感,完全肢解了他们的第八学期,甚至大四的全部。能把最后一学期的半数时间投放到论文上,恐怕就已经算得上是认真的了。

    于是不应有的差错,就即使在校优候选论文中,也极易发现。有篇在原学院得分很高的论文,只匆匆翻开其英文摘要,就吃惊地发现,某翻译器的页面痕迹,赫然全部照搬上来。包括“朗读”,“拉丁文字母输入”,翻译网站的LOGO等,一应俱全。显然该同学的英文摘要是直接交给了翻译器,而他则对翻译器采取了完全信任的态度。不禁问该同学,是否知道出丑如此,出乎意料的,是该同学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是临交卷前一个星期,才从外地赶回来做论文的。除了佩服该生的聪慧与灵醒,就是暗叹他的指导老师、评阅老师以及答辩委员会老师们,同样也非常信任或潇洒,学生不审,他们不查,竟就能判定为优。其实,那部分本不要求所谓“信达雅”的,只是不要闹笑话即可。不想,看似层层严密的把关,最终还是把最低级的错误给放了过来。幸好井民眼睛小,聚焦效果好。否则,哼!

    说到粗心和粗糙,不得不提到那些字词句上的硬伤。说句得罪人的话,如今的学生,似乎还有些老师,就像没读过中学似的,“地”“的”“得”分不清,逗号句号书名号不会用,甚至最常用的字也不会写。某论文开篇第一句就是“改革开发”,最终还是过五关斩六将,逃脱一路至少有学生、指导老师、评阅老师、答辩老师一干人在内的慧眼,被“齐清定”地呈递到校优答辩评委手上。这还不算离谱。最离谱是某论文,学生自己的大标题中有个关键词叫“披露”,偏偏他的指导老师、评阅老师以及学院的答辩委员会三重评语,都全部敲成“批露”,而这一正一误两字就始终上下紧紧挨着,在至少三篇文本中捉对出现,学生、指导老师、评阅老师以及答辩委员会老师们,居然都集体失明。至少有十来篇候选校优论文,脚注是没有引致页码的。至少有三五篇候选校优论文,没有按照首行缩进两字符排版的。至少有两三篇候选校优论文,致谢语是没用心的——如称指导老师“百忙之中”指导云云,指导学生乃教师百忙之一忙,教务处给计了工分,人事处给折算了钱钱,换句话说就是正该,不如此就是失职。那么如此之夸,是真心赞扬,还是暗讽耍滑?

    禁不住合理推测,那些没能推荐上来的,或不愿推荐上来的,还有几多如此低级的错误?听说得了“校优”得挂上网,那可就得做好被天下人围观的准备。平时离散而又瞬时聚集的网民,眼睛可是雪亮到贼亮的,一旦叫他们逮住,那可是不惜狠踩事主、人肉相关、伤及无辜的。届时,学生本人,所在专业、学院,指导老师、评阅老师、答辩委员会成员,乃至年近花甲的CDUT,都通通会躺枪。

    因而在吞下最后一口茶水后,井民站起来郑重建议,至少最后决出的那十佳,得再过一遍“查重”,谨防时下流行的AB卷检索果有被用;以及再找专人将他们的英文摘要,中文字词句,排版格式,脚注页码,参考文献等,再仔仔细细地梳理一遍。提防论文是啥都好,就是技术标准过不了。得特地声明:在这个后果谁也承担不起的时代,看似不相信任何人,其实是对所有人的爱护。不妨回想一下乘飞机前安检就能理解,在那场合,你纵是掏出“优秀党员”的本本晃瞎人眼,该脱也还得脱,该掏也还得掏,一如该摸也还得让人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