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79)

(2014-03-29 08:12:06)
标签:

ppt依赖

逃课

低头族

大学生

杂谈

分类: 校园轶闻

    有句话特精彩,叫“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相传是巴菲特说的,说的是林林总总的股票,不遇大跌,难分出好坏。

    许是深悟,许是不经意,事实是经股神的提档升级,其“退潮论”或“裸泳说”,饱含普遍真理,可推广及股市外的广阔空间。

    譬如本周一饭碗所在的那次停电。井民上篇“破事儿”已提及,今为行文之需再重复几句:停电当天,本地雾霾浓厚,早上一二节课,教室里黑得犹如傍晚。黑板看不见,PPT放不起,有同行放了同学们的马,有同道改了脱口秀,也有个别机灵的,临机拎出个话题,令学生讨论他来评。

    本来此事已说过,不该再说重皮子话。井民虽老,也还没颠冬,适度的节制,也还是晓得的。

    可恰恰在井民上传上篇“破事儿”时,万分惊讶地在博园里发现,竟有学生博友,在闻知周一将全天停电后,在自己的微博里晒如此心情: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79)

    寥寥四十余字,充满看某些老师出丑的幸灾乐祸。“满满的都是期待”,好像是对完全可能现的丑态,已有多个浪漫的幻想或设想。不过,再是看人出丑的心态“恶毒”,再是网语讲究“吸睛”,该同学也没忘记期待有所限定,专指那“一天只晓得照到PPT念”的老师。顺便补充一句,最后那句“整不转”前面的“憋憋”,乃本地方言,寓意杂混,难以一言以蔽之,姑且拿它当“绝对”和“肯定”解好了。那么这最后那句的意思便是:“绝对丑态百出”或“肯定张皇失措”。

    暴料至此,特想专门提醒下同行,千万不要怪罪学生,也千万不要指责学生。如果说该生的所谓“期待”确有“恶毒”成分,那么这种成分也不是他自生的。有句也是很有哲理的话,哪个说的忘了,但它的意思很深刻:如果一种观点是病态,则这种病早已在现实中存在。

    果然,学生的预言竟应验:第二天,也就是全白天停电的周一,仅仅从几个不同专业、也不知其名的学生事后留在自己微博上的感言,就可悲哀地发现,当天早上,有老师见停电,没法用PPT,就直接把课给停了。于是学生由此得见,有老师的讲功,竟然是与时俱退: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79)

    其实上述学生还算心怀师道尊严的,他或她给相关老师留下了足够的面子。他或她只是隐晦地表达自己心中的不解:电停了,确实是不能用PPT,可黑板还在么,咋的靠讲课为生的老师,就连课也不能讲了呢?

    较之方才那位学生的隐晦,如下这位同样是学生的留言,可就分明就是批评了: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79)

    完全可以设想,该生碰到的老师,极大可能是事先不知停电,来了见没电,就任何理由不说,径直理直气壮地宣布:“嗯,停电,不能放PPT,今天的课不上了!”或事先已得停电通知,以同样的理由提前告知同学,“明天停电,本课大家自学”之类。甚至,可能连这样有些“扯”的理由都没给,直接就说“停电,停课!”

    请细品上述学生的微博,那位“藏起来”的老师,跟逃兵有啥两样?该生那声“呜呜”,虽说自嘲大于嘲人,玩笑多于真情,但隐隐地,还是让井民从中读出“我心被伤”的哀鸣。

    就想郑重提醒同行,学生逃课现象普遍,或上课“低头族”众多,其实并非他们打心底不喜欢上课,是他们打心底不喜欢上某些老师的课,或打心底不喜欢某些老师的上课法。如“一天只晓得照到PPT念”、“少了电脑就不能讲”、没有“另种实力”的老师,多半就是他们不喜欢的。至少,除非那些老师动用严苛的课堂纪律,譬如每课必清点,每清点必清算之类,他们是打心底不愿配合或成全的。逃课或低头,就成为他们拒绝配合的常用手法。

    忧伤,也多少有些幽默的是,就在井民上篇“破事儿”上传后,庚即就有同学留言: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79)

    原来,这邦被同行通常小看或轻看的90后,在一次突发的停电面前,对老师的表现竟是那般地在意。当他们发现有老师,若井民,发了那番感想或杂音,竟心生“不幸言中”的喜悦。

    顺便说一句,井民上篇“破事儿”上传后,也有同行留言,撇清自己与“PPT信赖症”的关系,声明自己当天做了老师的该做。当然,也表达对井民观点的赞同。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就不晒了。

    回到本文开篇那句股神名言,突然心生灵感,禁不住照猫画虎也来句:“只有当PPT打不开,才知道谁在讲课”。

    (声明:出于本博内容的真实性考虑,所引学生微博留言均采用截图,而非更顺畅的文字摘引,并连他们的昵称也未遮蔽和涂抹。若因此给他们造成不悦,井民专留歉意任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