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看多家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深感俺们对中俄联合军演兴趣浓烈。这浓烈直接体现在媒体各档栏目上,以及知名军事评论家几乎尽数出镜。
传统媒体以CCTV为代表,新媒体则几乎涵盖所有网站,尚未正式开始的军演,业已成为新闻的抢眼之最。军舰启航,军舰抵达,军舰型号,军舰阵容,以及俄方迎接,俄方舰艇,演习意义,双方讲话等,闹热得很。“不针对第三方”的宣示,给人感觉恰是“针对某第三方”,“对号入座是心虚”的幽默,给人印象恰是对号入座者被锁定。更有某知名军事专家在媒体上称,此演意义重大,非但规模空前,武器先进,我方军舰尽是90后,俄方派出航母杀手,尤值一提的是,军演可能操练“夺岛”,就更是鼓舞人心至极。
兴趣自然被重重提升。同时也想,如此意义非凡的军演,单怕俄罗斯媒体上的热度,也凉不了咱们多少吧?
就通过俄文,翻进他们的网。
结果很失望。俄罗斯几大主流媒体几乎都没报此次军演。即使个别有报,也不在网站的主页,得通过链接,才可得知此事。如俄罗斯最权威媒体俄通社与塔斯社,基本处理属标题新闻,若《中国一支舰队来了》之类。二社称,一支中国海军史上最强舰队,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海上合作
- 2013”军演。寥寥数语,几无评论。再看此消息,竟然还是转自《中国日报》。
转念又想到,俄军方的媒体,总得放个重镑位置罢?就上了相当于我们解放军报的《红星报》。
果然,此报今日主页上有相关标题新闻。再链接到相关页面,终于读到尼古拉·沃罗宁7月5日所撰稿件:《中国海军舰队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只是往下细看,不禁又凉从中来:该稿译成汉语,不过区区二百来字,无非是五个W齐备而已。就这么点文字,还多用于中方舰艇和军演的名称。
不过,就沃罗宁那条简短的消息,却暴露了我方对军演的解读过分或兴奋过度:该消息称,演习期间,双方海军将解救被海盗劫持的船只,对发生故障的船只给予援助,同时辅之以护送船舶、海上补给、联合反潜、防空与反舰等科目。最重要的是,丝毫没有“夺岛”的意思。
看来,即使是俄罗斯军方,也没有将此次中俄军事演习,看作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或许是觉得确实不算啥,或许是认为没必要强调,或许是谨防伤及第三方。反观我们,恰恰是生怕第三方不知厉害,同时也担心被自家百姓轻看。
最重要的是,岛屿之争于相关国家,涉事何等敏感,俄方演习归演习,外交归外交,小心翼翼地避免将二者绞在一起。这在即使“乱说”比我们更容易的俄媒体,也是守住了纪律与法规的底线的。
俄媒中,只有俄新社的报道较多。该社主页上也没有演习的消息,只是在其《俄中关系栏》里,才可见到《中国海军七艘舰艇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军演》的报道。不过,该报道在通常五个W类内容一笔带过后,特别提及俄海军副总参谋长苏哈诺夫少将在欢迎仪式上表示,即将启动的演习带有预先安排与纯粹教学的性质,且“不针对第三方,不带有任何政治背景,更不能被视为对其他国家的警告。”中国海军副司令丁一平中将也在讲话中强调,“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两国海军在打击海盗方面的协作能力。”
经历如上一番浏览,井民得出个结论,未必正确,但是真实:我们比俄罗斯更在乎这场军演。正因为在乎,我们比俄罗斯更夸张这场军演。
正是上述在乎与夸张,我们对这场军演赋予了过多的意义。而从那些赋予中,或许会让他人看出我们的内心:我们太想要我们想像的那个效果。以至那个效果到底有无或大小,竟然不在我们一时的考虑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