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了让大家“听汇报”,“看汇报”的做法(放PPT)就免了。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复苏的文法悲催的我》。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因贯彻执政党的意志,此前一直在文法母体内孕育着的政治学院,呱呱坠地,独立发展。“痛并快乐着”文法,即刻被打回质量工程的“四大皆空”,还赔上20多条精兵,以及巨大的教学工作量。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称文法是“产后大出血”。
幸好,文法不在别的校园,CDUT的领导没有撂下文法。又是输血,又是输氧,总算让文法渐渐元气复苏。两年来,学校为文法输的血,仅2个教学科研团队与7名骨干,总经费就达82万元。本人心头敞亮得很,如果纯玩“丛林法则”,凭我几爷子的能耐,连个申请表都填不满。更感动还有领导的经常安慰,“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重新定位,东山再起”之类,含氧量十足。
在学校的鼓劲与扶持下,文法擦干泪,认真定位残酷的现实与明媚的未来。建一个“小而精、小而强、小而特”的学院,让法学和社会学率先突破,优先发展,其余2个专业紧跟其后,最终实现全院本科专业“雁阵式”发展等理念,逐渐成全院共识。定好位的文法,开始了大规模的招兵买马,先后从北大、清华和中国社科院等最牛叉机构,招进博士、博士后10人。
随着大批青年才俊的加盟,文法的队伍开始了巨变于无形:短短两年的光景,占在编教师75%的青年教师,已有博士15人、在读博士6人,占其总数42%。49名青年教师中,来自国外高校2人,国内“985”和“211”34人,1人有“同传”资格,五六人有熟练外语能力,3人进入博士后流动站,5人晋升教授,7人晋升教授。
与此同时,文法的学术思想重新活跃,科研动作再次加大。两年来,在教书育人、申请项目、发表论文、获得奖励几大基本面上,初步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与依稀的特色。在留守妇女和儿童、农民工等问题研究上,先后获得4项国家社科基金,取得大批成果;在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体制机制建设研究上,负责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子课题,整体成果引起政治局委员、省委省府领导和国家社科基金委重视,成果进入成果要报、社科文库,享有“免检”待遇,最终获第十五届四川省政府一等奖。本人写的一部科普书,随其套书一道,获科技部2008至2012度全国30优之一。只因本人低调,宣传部就只让大家知道了刘、黄。
说到这里,请允许本人斗胆下个结论:鉴于教师队伍七成以上是青年,而青年教师队伍又有“起点高、血统正、素质好、潜力大”的优点,不妨可说,文法的师资队伍,已彻底脱胎换骨。或许这已得到校领导的赞同,我们的相关成果获今年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现在晒晒主要考核与非考核数据:两年共获3项国家社科基金,11个部省项目,聘期过半,任务完成60%;纵向科研经费124.84万,任务完成78%;出版专著8部,其中1部国外、2部国家级出版社;发表论文73篇,其中国际会议一篇,C刊现知14篇(其余待查);获省政府哲学社科一等奖,实现了建校56年史上文科最高级别政府奖零的突破;申报“社会工作”专业成功,为学院增加一个本科专业;建成校级教学质量工程9项,正培育其向省级迈进,力争在短时期内,补上政治学院“单飞”后留下的空缺;获全国挑战杯二等奖,为本校文科本科生的史上最佳;开出30多门公选课,并把《世界文化概论》和《中国文化概论》开成全校人文素质课;建起直接融课堂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法律援助中心;在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劳动仲裁等单位,建起十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全部本科专业的实习,均已做到点对点、岗对岗和手把手;聘请了五名国内知名专家作兼职教授;参加了在美召开的国际生态文明会,作了发言,入选了论文集;邀请了美、英、澳和南京大学4名中外教授为师生做报告,取得良好反响。
考核指标是硬指标,涉及人民币,不敢轻慢。非考核指标是软指标,虽与人民币无关,却与办学关系密切,我们就努力给它补了钙。比如,本人始终牢记文法将长期处于“教学型的初级阶段”,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将长期是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坚持听完了全部中青年教师的课,还不遗余力地推进同仁将有限的财力与无限的精力投向教学。以身作则的本人,也渐次获得大批学生朋友,他们甚至遍布全国各大高校。
至于廉洁自律方面没有指标有规矩,本人就严守规矩:所有经费的开支,均按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报批与商量制度;所有经费的管理,均在院党委的直接监控下执行;个人从不起任何非分之想,更不作任何非分之举。
说到最后,是回避不了问题。文法目前问题主要有三:第一,本人现已是全校年龄最大的院长,不仅比校领导年龄大,甚至比克强同志年龄都大,非但难再有所作为,甚至只会有负重望;第二,文法四个本科与一个硕士点,均不同程度缺学术带头人,而引进带头人的经历,是本人履职以来最不堪的回忆;第三,因上述两个原因,文法的学科优势与办学特色,尚在漫漫征途中。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