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66)

(2012-11-06 08:00:05)
标签:

同学会

博物馆

校园

同桌的你

井民

分类: 校园轶闻

    校友会,从78到88,首尾相距,整整10届学子,当然,是他们的代表,突然空降园子,树丛中晃动着的花发,小道上松垮着的面皮,以及恍眼间由化妆品力挽的年华,令在园的学子们不时惊叹,咦,又是哪届的大爷大妈,跑回来找感觉啦?却不特别予以关注,毕竟,这都是每年秋天的常态么。

    本学期好像日子特好,回来团聚的校友一拨又一拨。宾馆房间还不好订,餐馆的桌子还不易找,连照相的那个黄发伙计,也得提前预订他的档期。至于园子里长得好看点的树,腰身上都挂满了牌子,牌子上一律写着某届学子“认捐”。内部消息,那认捐,多则几万,少则几千,母校很缺钱,母校也不在乎校友捐多捐少。楼道下有个小饭碗的宣传栏,上贴一剪报,大号宋体写着“大学牛不牛,就看校友捐得多不多”,相信到此地一晃的校友们大多看见,也相信他们早就在心头认定,母校不牛,自己也不牛。关键是,没必要与人比牛。

    上周六才接待了一拨。88级的,毕业20年。据说当年毕业前夕,他们就有个浪漫相约:“20年后再相会”。彼时,那首同名的歌正流行着。哪想得到,本以为遥远无比的两个十年,就这么一晃就过去了。再相会的日子,说来就来。

    只是真到了如约时,多数人又爽约了。毕竟四十出头,正拖家带口,以及双眼紧盯着看似远大的前程,再浪漫的约会,也只好让位于骨感的现实。何况,同学会同学会,拆散一对算一对,他们如今身边的他或她,未必真心挺他或她远去赴约。

    就想起高小松和老狼,曾找来男女同学各数千,同在京城一个场地聚会,灯光一暗,数千男声先唱“谁把你的长发盘起”,数千女声对接“谁给你做的嫁衣”,昔日的同学于是不分姓别与专业,集体哭得泪雨滂沱。二位煽情大师把那另类同学会唤作“私奔两小时”,一律不许带现在的他或她来。说起这次创意就得意,因为原创在他们,他人不便学也不敢学。

    本小饭碗这次同学会,固然不可能有高小松式的浪漫,但也不乏自家的温馨。只可惜女同学来得不多,男同学未免有些失望。然仅有的几个女同学,却把整个聚会安排得井井有条,让男同学无法有丝毫的杂音。

    尤其是该年级当年的班主任,还记得所有人的轶事,保留下当年重要的信件,还有集体赴延安实习回来的心得。再掏出来念,雄壮革命的语言,逗乐着现场所有的不惑,也让个别青春迟暮者,偷偷地揉眼睛。有些事,原本很正经,如激情少年拜谒革命圣地后的感言,只是时过境迁,再把当年的感言拿出来展示,就会让发感言者自己都觉得想笑,一再争辩“绝对不可能是我说的”,直到亮出当年的记录,方才闭嘴。旁边人就更是觉得,大家当年的幼稚、天真、可爱,甚至到有点儿……可笑。

    与二十年前教过的学生相会,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所谓老师。井民不才,勉为其难地任过他们两门课。井民不幸,没有太过硬的理由逃掉与他们的相会。总之,上周六惨被他们衬托得更加过期。

    有个做了副厅的同学,晃到井民的办公室,高度怀疑地问:“你,就这一个办公室?”老实回答:“那当然!全校上下,连校长都只有一个办公室,我咋敢有第二个?”又问:“你这办公室,是两人同室办公?”再老实答:“是的。你看门上,不明明写着两人么?”

    接下来就不像是问了,更像是高度关心老师的身体健康:“那你每天中午,在哪儿休息?”这回,井民答得憨厚:“回家。家离这儿不远……”副厅不再言语,脸色万分凝重。

    担心他向井民捐赠办公室,更担心他说出啥伤害学校自尊的话,赶紧圆场:“两个人在一起办公,商量起事情来,不是更方便么?”副厅想必察觉到自己的表情,已经让老师忐忑,赶紧松开面部肌肉,挤出个生硬的笑:“哦,那当然!那当然!我回去,说不定会向下级推广!狗日我们那儿,见‘长’都有办公室,还带卫生间、卧室和电视!”

    人常说“尽在不言中”,此时官至副厅的学生,与留守校园的老师,彼此心头就分明有无言自明的东西。先前井民向他和他的同学们替学校吹嘘,“你们离开后的这二十年,学校经历了从……到……的发展,校园面积由原来的……亩,到如今的……亩,在校学生由当时的……人,到现在的……人,”以及博士点硕士点增加到多少个之类,却忘了强调,办公条件那么简朴的原因,或道理。

    同学们不知道,从他们毕业到现在,井民先后在四个所谓处岗公干,就没有一处有过单独的办公室。这是学校光荣传统的特殊表现,也是井民傲人经历的一大说辞。二十年的处岗生涯中,有过单独的办公室肯定是再正常不过,而一直都与人合用一间办公室,那才是真正值得一说的履职经历。

    说句老实话,即使哪个园主突然想到怜悯井民,觉得该让井民有个单独办公的地方,井民也绝对坚决不从。不是装清高,而是不愿被打破二十年“合办”的珍贵经历,以及深刻回忆。

    有同学去了博物馆,自然是老馆。本是为找当年的感觉。当年那馆,可是本市园子中最傲人的场馆,没有之一。然再打探那看后的同学,分明发觉他似有许多的“不好说”。一再的掏问,这同学眼睛似有些潮润。不过,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分明又是宽宏大量的:“没啥,没啥,只是觉得,好像比原来还破,那条著名的马门溪龙,也没在了……”

    代园主受打击的井民,赶紧替园主解释:“老馆马上就不用了,那龙也已经打包,新馆已经建好,正在装修,下次你再来,那马门溪龙,不仅有单独的展室,而且,脑袋还会昂起来,说是有整整两三层楼那么高呢……”同学于是不再伤感,配合着井民的表情,换了张笑脸。

    旁边有个本地同学,稍后悄悄对井民说:“人家前年出差来过,还去看过那个新馆,也说老馆马上就关,也说新馆马上就展,结果,又是两年……”这回真轮到井民无话可说。见井民有些尴尬,本地同学又说,“人家他这回,还专门去看过新馆,结果回来说,新馆都旧了,咋还没启用,这才有点动容……”。

    突然想起上半年曾去本城某园,在与那园的学生们友好会后,突听一同学站起来说,“C老师,请您转告一下贵校领导,你们那个博物馆,实在太影响你们学校的形象。”当时也很认真地探问“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馆舍那么简陋,展柜那么陈旧,让我们这些慕名前往的人看了,非常的失望。”井民一面回答着“一定转告”,一面做解释:“同学,欢迎你明年再去,那时候,你的感觉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异园的同学听罢,当时倒是满意地坐下了,井民此会儿的心,却禁不住浮了上来:万一他明年真的来验证井民所言,井民届时是躲还是迎?因为此时已是今年底,明年就在咫尺间,可那新馆的装修与布展,听说“还在谈”。

    罢了,不要再纠结博物馆了。二十年后的校园,肯定变得天翻地覆。引导昔日的学子去看那些面目全非处,与尽量避免让他们看到二十年几乎原封不动处,同为留守者井民的神圣职责,至少是职责之一。

    于是动员他们去看正节节拔高的LG东苑,一环、二环先期开通的硕大新校区,已经投入使用的牛叉级国家重点实验室,颜色光鲜的学生宿舍群,以及强烈建议他们索性浪漫到底,俯身捞一把东风渠的水,体验逝者如斯夫的深沉感等等。校友们倒也领情,主要是配合。

    说这话时,88级的校友多半已经飞鸟归林。只有井民类留守的角色还在原地品味,以及消化着他们的来,他们的去,他们来去间的感觉,还有那宝贵的无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