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62)

(2012-09-11 07:38:41)
标签:

筇竹园

衣食父母

迎新

校园

井民

杂谈

分类: 校园轶闻

    一年一回,人走人来,数量大致差不多,从而保持人口比例基本平衡,以及生活水准基本跟上物价的上涨。当然,还有传承文明,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研究创新等宏大事业的继续。

    迎新,于是成为每年园子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至少是下半年。

    本园素来理解人关爱人,从不对新生提“务必在某日报到,他时恕不接待”类要求,也没说非得“新生独立报到,谢绝家长陪同”。甚至,华东某园子11年前就玩的“本地新生在某日,外地新生在某日,敬请不可错时报到”的方便管理规定,本园都一概不玩。新生,俺们欢迎。新生的爹妈,俺们欢迎。新生的三姑六婆,只要她们肯来,俺们也欢迎。可是,正由于通知的报到日不严格,本外地新生报到不错时,结果必然是才开学,大量遗留问题和重要事务还没处理停当,就有岔生生的面孔羞涩涩地问,“请问,新生报到在哪儿……”更有正式报到那两日,豪车,公车,本地车,外地车,在园子里通通表现得好似新手上路。

    有园外朋友不懂园中文化,淡淡评论,“倒是,来的都是客么……”。且不说朋友把园子重中之重迎新,一般化为易生歧义的“接客”,再次证明他自己的文化水不平,关键是,他哪里知道,如今对相当的一些园子,经费基本靠财政按生均拨款那类,很遗憾,井民的饭碗所在不也不幸忝列,迎的哪里是新生,那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或赖以吃饭的爹妈。
  有意思吧,从未见过面的爹妈,十八九岁的爹妈,在他们的爹妈陪伴下,从四面八方汇集来,园中的儿女们,便是竭尽全力相迎,也丝毫不过且完全应该。只是爹妈和爹妈的爹妈们,来得太过集中,一乘三,就有近三万人的队伍,以及相应的车辆,吃、住、行、停,就是个严峻的课题。何况园子本身,还有老生三个年级,累计两万余人,人家也是衣食爹妈,也是丝毫不能慢待,还要正常学习和生活。井民于是放胆乱说:不是园中人,办不下此等高难事情。

    近年渐次发现,园外许多商家,也视园中新生为衣食爹妈。大致计有:做小广告的,承担园子那几天的彩旗飘飘,拱门道道;卖小电器的,包揽园子骤然增加的台灯、电池、电风扇等需求;卖矿泉水的,每年迎新日,无论是三日还是两日,大多热气逼人多流汗,于是他们负责了来客的水份补充。当然,哪个商家都比不上电信运营商,尤其是移动、联通之类,提前抢地盘占摊位,施以小恩小惠如遮阳伞之类给老生,以及向有关部门交点摊位费,就敢挂一个“我的地盘我作主”,或“我的地盘听我的”招牌,把国家的园子变成了他们的展柜。

    曾经为此着实晕过,这还是大学么?闹。喧闹。热闹。吵闹。那本是展销会的特点,甚至土特产展销会的特点,如今也基本被大学,依样复制了。记得开课头天,距新生报到还有整整四天,楼下的某牌手机叫卖声就甚嚣尘上了,居然还如入无人之境,可楼上就有老生正书声琅琅,气得井民伸出脑袋不带脏地厉声呵斥,这才发现,那声音原来是播放,连个接骂的主都没有。最后只好唤来山寨110,那烦死人的喇叭才总算哑了火。偏巧听马未都说,七八十年代,他进北大校园,感觉就是个“静”,超静,偶尔还有不知名的鸟叫,倍觉学府神圣得不能再神圣。老马幽幽地叹,如今再去北大,园子已俨然是个大卖场。

    顿感释然。原来,闹,不是本园独有,殿堂变卖场,乃时下国中各园的共同特色啊。

    回家的半道,有三几学生挡在前面闲庭信步。见他们走得悠然,聊得投入,就没打主意超过。就听老生在给新生卖老,指着丙楼,也就是本园的地标建筑,气定神闲地披露,“这栋楼啊,原来是要修21层的,‘迎接21世纪’的意思。可是,修啊修的,修到一半,就没钱了,只好就这样儿了……”井民在背后哑然。老同学啊老同学,你卖老可以,拿道听途说当谈资,就不负责任了。让亲历者井民告诉你,事实是,那地方曾有过修21层楼的想法,但限于种种条件,未能实现,最后是正式修改了设计方案,建筑也从原先的单体,变成如今的三楼相连,总面积还是原来的设计,只是主楼不及原先的高度。一句话,跟钱无关。

    另有老生向新生说,此楼的顺序千万别按ABC数哈。卖个小小的关子,引得新生急问“为什么?”老生以傻笑回答,“我也不知为什么。”另一个老生及时插话,“不为什么。你想想看,如果按ABC顺序数,岂不太小学了么?大学,处处深奥啊!”这回井民实在是忍不住了,只好把真相送到他们面前:“同学,那是因为,同学们上课是从不同的位置进楼,如果单按ABC顺序数,正面进的可以,左侧进的呢?右侧进的呢?”

    新老同学闻知,一齐犯楞。井民这才匆匆赶超过去。心里有话,最终没有说出来:小兄弟,这世界,这园子,不按牌理出牌处,多的是,今后可要好好研读哦。
  坦率地说,井民喜欢并尊重爱问为什么的人。很真,很纯,很可爱。这是新生的可爱处。只可惜,往往只一学期下来,甚至军训半个月一过,如此新鲜与新奇,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届时的学子,便是新生,青春的眸子里,就有了不那么可爱的老道,甚至世故。

    如此议论爹妈,不敬不孝,罪过罪过。好在除衣食外,井民类还有自己的亲爹亲妈,学子们也就不再是爹妈。再说,听说学子们也常说,老师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也就是再生爹妈,那么井民类还是可以,并且应该,时不时以爹妈的身份,教育自己的子女。嗨,衣食父母,再生父母,亲生父母,师生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全乱套啦!井民理不清,打住打住。

    小饭碗所在今年有点衰,过百五个新女生,不得不住进筇竹园。起先不知那园在何处,只觉得那名还雅致,还文化,心想多半专为女生定制。很想问,怕遭“你都不晓得”的嘲笑,没问出口。在装了几天假老练后,终于从侧面得知,就在本园那个最不像校园处。心头就有预感,多半不会有几个新生或家长,尤其是家长,会说满意。

    倒不是筇竹园条件多差,关键是,眼下是21世纪,华东一带园子有的已经宿舍装空调,此处还是卫生间共用。偏偏如今的新女生,当然新男生也是,大都从高中住校升上来,而高中的住宿,独立卫生间多数也是有得起的。人啥苦都可以吃,啥恶劣条件也都可接受,偏偏就是落差最难适应。换言之,本园那园惨遭落差衬托,肯定不被新女生喜爱。还有,所谓“消费不可逆论”也说,人已经享受过空调,就再难重新吹风扇之类。

    果不其然,才刚报到,就有对筇竹园不满的抱怨传进耳朵。鉴于确知园主也是实在不得已,再说论房间的宽敞,筇竹园也还比园中的某公寓要好。可是,抱怨听多了,人就不能不做出反映,何况人家是衣食——母。

    就向垂直领导诉苦,垂直领导高度重视,派了专车拉井民前往亲见。这才晓得,垂直领导已经先后去过三四回,园主园副们更是去得次数都多得数不清,还把洗澡、安全诸事,落实到令相关负责人亲自洗、亲自用的地步。没有办法啊,园子的膨胀赶不上扩招的增长,宿舍的修建又有复杂手续挡道,学生急,学校急,园丁园主们无不急,怎奈有关部门慢条斯理成程序,甚至成自然,园子非但不敢有意见,还得心悦诚服地表示服从规矩。

    在筇竹园某宿舍,偏巧见到一家三口,是井民小饭碗的衣食父母和她的亲生父母。女儿的樱桃小嘴嘟得老高,脸色明显有损其面容的姣好。见井民尾随垂直领导前来检察,她父亲想必仅从年龄长相和神态上,就马上准确判断出来的是“官”,就突然提高了嗓门对嘟嘴妹道:“这就是求学!这就是独立生活!我和你妈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不消多说,这番严父的教育,至少有三分是在指桑骂槐。但便是觉得遭骂了,井民也完全没有还嘴的冲动。总觉得自己心头有鬼,哦不,准确说是心头有愧。

    11年前送女儿去上海的情况浮现。那时节,她们的宿舍已是三室一厅。厅里有电视,12人共享,单独卫生间,4人共用。再潜水到各园子新生们的网络空间,发现他们纷纷竟在上面晒住宿,晒美景,晒伙食,晒牛师。华东某园,今年女生4人一间,全部装上空调;更有华中某园,教室也不再用风扇驱热。上海那些牛校,本园比不了。华东华中的牛园,本园也无法与之一较高下。尤其是985、211,大妈所生,本园绝对无法与之搞军备竞赛。然,就在本地,也是省属,整体牛叉程度远不及本园者,也鲜见筇竹园类宿舍。这,才是井民虽伶牙俐齿,却每每感到有嘴难辩的主因。

    家长座谈会。四五十陌生而友好的中年男女到场。客气。热情。礼貌。预料中地,筇竹园的幽灵若隐若现。井民自然是替园主排忧解难,同时也为自家饭碗维护尊严,耐心解释道:本园位处市区,土地因太过值钱而太过难用;家长们可抽空多瞧瞧,后面那些如林的塔吊,就是你们的子女看得见的希望;本园虽说条件不如某某,可论对国家的贡献,论真正的办学实力,丝毫不在某某某之下;如果没有高校的大扩招,今天你们的子女多半就进不来,因为本园的招生分数,那可是牛气冲天了好几年的,几乎没有个“大年小年”什么的……

    说着说着,就想起那个指桑骂槐的家长。突然觉得,他是在替井民做工作,他的话原来说得很在理,根本不是在指桑骂槐。就索性来了个加导语后的直接引用:“前天我陪领导去筇竹园,正好听见一位家长在对女儿做工作,或许这位家长此时就在现场,他说,你是来求学的,不是来享受的,这就是独立生活,他们那代人就是这么过来的……我完全赞同,十分欣赏!各位,英雄起于蓬篙,纨绔生于豪门……”

    说着,还拿一对老豆眼往四周扫瞄。见有人微微点头,有人轻轻歪嘴,有人默默记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