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哲学随笔:破解鸡与蛋孰为先本身就是扯蛋

(2010-07-15 17:46:05)
标签:

先有鸡

先有蛋

扯蛋

逻辑障碍

科学家

哲学思维

杂谈

分类: 另类科普

    不要以为科学家研究的,都是有意义的命题。更不要以为科学家一研究,再玄乎的命题都最终会得出结论。尤其不要以为科学家就一定不会扯蛋,而只会破解蛋——近闻英国科学家“破解”了鸡与蛋何者为先的千古之谜,吃惊得差点从椅子上仰翻过去。

    天下人都晓得,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个勾引无数哲人、智者、科学家乃至平头百姓痴迷的命题。因为在这个命题中,存在着一个极简单同时也是极刚性的逻辑障碍:确立了一个在先,就必然会遭遇“这个在先者者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过不去的逻辑坎。比方,确认“先有鸡”,那么,“第一只鸡是从哪里来的?”同理,确认“先有蛋”,则“第一枚蛋又是从哪里来的?”

    所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从被人发现这是个问题起,就被注定成为不是科学家所能破解的。当然,它也不是哲学家能够解决的。甚至,还不是其他任何“家”所能够解决的。它是那种跟男女、公母或雌雄何者在先相类的,人类注定不能根本解决只能永远把玩的问题之一。

    细看英国科学家对命题的解决:谢菲尔德大学和华威大学的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对一枚鸡蛋的构造进行放大处理,结果显示一种叫OC-17的蛋白质在蛋壳形成的早期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蛋白质只能在存在于母鸡的卵巢中。于是他们认为证据确凿:“先有鸡,后有蛋。”

    然而,但凡哲学思维尚存的人都很容易发现,该研究其实还破解了“先有公鸡,还是先有母鸡”的命题。他们的结论自然是,先有母鸡。只是这些科学家万万没有想到,那最早的母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麻烦如同他们刚刚自称“破解”的那个麻烦其实是一样的:如果先有鸡后有蛋,那么最早的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问题于是转来转去又转回惹起麻烦的最初:如果先有蛋后有鸡,那最早的那枚蛋的又是从哪里来的?

    在上述英国科学家的“破解”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那只鸡,必须是母鸡,否则不可能有卵巢。问题是这个母鸡世界的夏娃,是从哪儿来的?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没有回答。料他们也无法回答。人类迄今所有的哲人、智者都不是吃素的,虽然他们未必会用超级计算机,也认不得什么OC-17,但上述那简单而又无法逾越的逻辑障碍,使得他们对这类“孰先孰后”问题,一概置之于认真的学理与严肃的研究之外,若遇非回答不可时,也最多搬出诸如“泥巴捏的”、“上帝造的”、“天上掉下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之类玄说抵挡。

    此前关于鸡与蛋何者为先的科学研究,是否定鸡在先,肯定蛋在先。如认为最早是两种类似鸡的物种杂交,生下了第一枚蛋,由它孵化出后世无数的鸡和蛋。自然,那种研究本质上跟今天的研究没有两样。当初的研究没有落后,今天的研究没有前进。在这种根本得不出真正结论的研究中,相关研究最多只能收获之外的结论,绝对不可把原本的问题终解。

    在哲人和智者们智慧的眼里,不是所有困惑着人们大脑的问题都值得研究,都能够研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时不时拿这个问题来考考他人,来聊以自慰,来谋取快乐,甚至来获取利益。某山区有“公路上的鸡绝对辗不得”之说,说是如果不慎辗死了那儿的鸡,山民们就会拦住你的车,要你赔个无边无际。若辗死的是母鸡,山民们就会说,你不能只赔一只鸡的钱,因为鸡生蛋,蛋又会孵鸡,鸡们蛋们的子子孙孙无穷尽,跟你们那个立志移山的愚公所说的道理一样。若辗死的是公鸡,山民们便会在母鸡与蛋的不解之套前加一个“公鸡死了,母鸡气了。母鸡气了,蛋就没有了……”,然后再把拖你进入他们的赔钱理论圈。

    说到此处禁不住想卖弄一下哲学思维:你想不透“鸡和蛋哪个在先”么?请你不妨想想,“父亲与儿子哪个在先?”不管你觉得这个说法何等的荒唐,但你必须确知的是:如果一个男人不结婚,或虽结婚不要儿子(女儿类同,下不再强调),那这个男人无论多大,也只能是男人,而不是父亲。事实上,一个男人成为父亲,是他的儿子出生的那一刻的命名。换言之,父亲与儿子是同时产生的。对此的另一个旁证是,随着一个男人的老婆肚子的一天天隆起,这个男人当父亲的日子也就一天天接近。经常听到的恭贺和提醒是:“你快要当爸爸了!”“快要”,就不是“已经”。

    只可惜,这样的非科学道理,科学家们整不懂。所以他们经常要做些瞎子点灯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