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闭幕式看得人打瞌睡

(2008-08-25 00:08:42)
标签:

闭幕式

月亮出来

远方的客人

杂谈

分类: 个性随笔

    罪过,偶看奥运会闭幕式,竟然打了瞌睡。
  那是在一大堆人在一个柱子上不停翻动的时候,以及一大堆歌星在一起唱费劲儿才能听明白是在唱啥歌的时候。
  整个闭幕式结构太过复杂,想要表达的内容实在太多。结果编导累,观众也累。脑袋一累就会昏,眼睛一累就会不由自主地关上心灵的卷帘门。
  一个盛大的欢聚结束,为什么非得配一个同样盛大的仪式?按说欢聚半月,闭幕式最该的内涵是叙情,可是整那么多的高科技,活生生把情给整没了。
  那首《小河淌水》或《月亮出来亮汪汪》,原本民族民间味儿十足,结果硬叫现代思维的编导,给整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听出是在唱啥的类洋歌。再有,全歌都在唱“阿哥阿妹”的恋情,这是想唤醒即将离去的选手们什么情?或留下什么情?
  那首《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也是民族民间味儿十足,内容更是完全符合此时此地的情与意。但也给现代脑袋给编毁了,洋人听了不以为洋,土人听了不以为土,不洋不土,两头不沾。
  其实,叫阿宝到场喊几嗓子《信天游》或《走西口》,说不定效果还会更好。尤其是对现场外国选手和全球电视观众。同理,叫几个京剧大腕到场来几段,估计效果也不错。
  几个内地歌手,似乎现场效果不及港台歌星。不是演唱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谁更适合今天需要的问题。很明显,港台歌星更适合。因为这是个需要欢乐和欢快的场合,内地那几个腕,穿得、唱得、扭得、笑得都与现场格格不入。
  叫多明戈唱中文,实在是个馊点子。瞧老多每咬着那几个汉字,就一脸写着费劲。就想,为何不让他放开亮嗓高歌他的母语?同样,宋祖英那几句英语,也唱得人掉一地鸡皮疙瘩。其实,他们各自唱自己的母语部分,既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又充分照顾到现场及全球不同的听众,哪点不好?再证编导想多了,着力过猛了,费力不讨好。

    张艺谋预先提醒,圣火熄灭最有看头。睁圆了双眼看,还是没看出有啥特别耐看处。还不是关了电门儿或气门,圣火就很快熄灭。后听解说才知是“随着画轴的打开,圣火渐渐熄灭”,那就该怪要么是转播没衔接好,要么是哪个环节没连接好,总之是电视上看痛了双眼也没看出老张说的玄妙。
  符号太多,景片太复杂,也令人累。天上不停飞来飞去,柱上不停翻上翻下,除了令人眼花目眩,以及渐渐催人入眠,实在很难让人跟着编导的用意清醒地走。因为那么多的飞人飞物,观众不得不想他们是啥,他们想做啥,结果欣赏的眼睛也就迷离了。
  伦敦那八分钟相较之下反倒很好,很巧。一辆双层大巴,本身就传递出浓烈的伦敦味儿。转动的车轮一路经过,既是繁华的伦敦街景再现,又是时尚的伦敦市民登场。大出意料的更有那辆大巴居然瞬间变成个大舞台,贝帅哥等几位伦敦标志性人物或名片闪亮登场。小贝其实已经无须踢“香蕉”了,直捅捅地把球踢出去,一直严谨着的咱们的队伍,就已经是小小的喧哗与骚动了。
    如果说开幕式获得巨大成功,那么闭幕式就是费了巨大功夫。看开幕式后井民通夜无眠,看闭幕式时井民当场睡着。井民不过一惯于看热闹的门外汉,属容易整高兴那种。但就是井民这种最好对付的角色,在身体状况一如既往正常的前提下,仍然在编导演们的沤心沥血中睡着,只能怀疑闭幕式的吸引力严重缺乏。
  总之,闭幕式设计太复杂,考虑太多,思绪太重。编得很用心,演得很费劲,结果倒是把井民这种认为此时该休息或放松的观众,活生生给整疲、整乏、整困和整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