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另类科普 |
大概真是科学家眼里屁事不小,如1月29号的《北京科技报》披露,苏格兰科学家威尔逊与巴蒂,对鱼是否会放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人连日来,架好摄像机,蹲在鱼缸前,死盯鲱鱼至夜深。终于,他们拍下屁从鱼的肛孔冒出,还录到了鱼屁那轻微的声音。
科学家当然不是爱屁。威尔逊与巴蒂如此执迷于鱼屁,目的还是想找到个原因的解释。一切科学研究的目的,其实都是如此。要不哲人赫拉克里特咋会说,“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人的王要好”?二位科学家发现,鲱鱼身上那调节浮力的器官,也就是我等熟知的鱼鳔,同时也是鲱鱼的屁袋,且鲱鱼只在聚拢时才放屁,因此其屁很大可能是种联络方式。鱼用屁联络,人用嘴说话,器官不同,功能相似,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啊!
巧的是,也在同天,《国际在线》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一项对百万人的调查,得知让人最不能忍受的15大恐怖声音中,名列第一的是呕吐,名列第七的便是放屁。人嘴巴与人肛门,一上一下、一进一出两大器官,竟都能弄出令人恐怖的音响。只是屁声不悦耳也倒罢了,要命的是因人吃得杂,所放之屁极臭,而屁声又每每将那臭气的来源暴光,于是放屁的尴尬加剧。因而在人类的各种文化习俗中,放屁,尤其是当众放屁,即使不是一件了多么不得的丑事,也是件让人非得想办法加以遮掩的羞事。
可是,人不放屁,天理不容。科学怕也不能只让人吃得杂,不让人放得臭,或只让人放臭,不让人放得响。咋办?咋才能把放屁的尴尬减到最小?于是,一个关于屁、而又非“屁大的事”,便吸引着科学家或发明家的眼球。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也是刚刚进入新年,国内外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一个叫韦默的美国人,发明了一种“隔屁内裤”,能够过滤屁臭。穿上此裤,即使不停地放屁,他人也不会闻到,只得根据声音乱猜,而放屁者尽可大大方方地王顾左右而言他。
有意思的是,韦默之所以搞出此项发明,是因为他老婆因病30多年来放屁成习,既影响二人感情,又影响老婆的工作与社交。韦默正确地意识到,总不能因为老婆爱放屁便跟她说拜拜,于是便被逼上“科学解决”这条人间正道。如今,韦默终于做到对老婆放屁熟视无睹,甚至权当一种联络方式,就像前述那些鲱鱼。而他那“隔屁内裤”,则已大量投产,在为更多的人排解尴尬的同时,也为自己挣得不尽白银滚滚来。
前一篇:上周要闻点睛:确有其事
后一篇:上周要闻点睛:亲痛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