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缘何稳坐深圳顶豪“第一方阵”?

标签:
房产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余秋雨因为文革问题饱受国内文化界诟病,索性出走上海和太太马兰一同来到深圳定居,“试问何处还有第二个华侨城?”从上海移居华侨城深居十载的余秋雨,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作为写出“文化苦旅”一度环游世界的文化人,在游历全世界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名城之后,余秋雨依然热爱华侨城,反映出华侨城在深圳最宜居板块所具有的唯一性、无可替代!
虽然多年来深圳顶级豪宅的板块、随着城市发展中心不断西移而发生一定程度上的飘移,深圳湾、前海成为“后起之秀”,然而华侨城作为深圳顶级豪宅板块的“江湖地位”一直没有被动摇过,华侨城之所以被称为深圳豪宅的集结地,离不开片区的优越资源和自然环境——7万平方米的燕栖湖、4万平方米的天鹅湖、燕晗山都保持了原有的面貌,就连燕栖湖中的一块小岛也保留了原生的树种。这些自然生态的保护,能使华侨城社区居民与身边的山水保持最近的距离。
华侨城是一个密度较低、环境怡人的人文区域,备受公众的广泛推崇。按照规划,深圳华侨城规划建筑面积为430万㎡,容积率为0.72;而其目前已有建筑物(未含景区建筑)仅为270万㎡,当前容积率仅为0.45。城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70%,人均绿地面积42㎡,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环境噪音平均只有53.4分贝,夏日平均气温比市区低2- 4摄氏度,城区空气质量平均值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以往中国城市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冷冰冰的商业利益,城市间的较量更多围绕着GDP指标、城市规划交通公里数、商业区、CBD、高科技、工业区等硬性配套设施竞争,于是,城市管理者们过度追求大广场、宽马路,忽视了生态和人文两个方向的发展,造成了城市灵魂的萎缩和城市面貌雷同“百城一面”的丑恶现象,酿成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大败笔!
相反,华侨城追求的是生态和人文的融合,是高品质文化浸润的生态型城市。华侨城20多年的成本投入据不完全统计高达200亿元,地域内集合了优质生活的众多资源,包括欢乐谷、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等组成的主题公园群;华侨城大酒店、威尼斯酒店、奥斯廷酒店(海景酒店)等组成的酒店群;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及其属下机构OCT当代艺术中心、华夏艺术中心;1所医院、4所幼儿园、1所小学、2所中学、1所大学等完备配套,共同构筑了人文华侨城。
“前面有海,中间有山,后面有水”,山、海、水构成的浪漫情调,是华侨城请来的新加坡著名规划师孟大强从华侨城初期开发时就确定的规划基调,今天这样的基调一直在坚持。经过30年开发建设的华侨城、超前规划、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国际氛围、人居质素、人文气质……这诸多要素,具备其中几项,便可以构成豪宅区域成型的价值基础,而具备这些要素之最,并合理、有序、最大化地利用这些城市资源的,就只有集大成的华侨城。
来到此、爱上此!深圳只有一个华侨城、它已经成为深圳商界、政界、文化精英和超级富豪居住最多的片区和无可争辩的最佳居住样板。懿德轩,“天生丽质自难弃”拥有华侨城得天独厚的深圳第一豪宅地段的区域优势,很难想像深圳的豪宅,如果没有“华侨城”这块金字招牌作为项目背书、自然就少了一份由于环境稀缺而引发的限量版奢华所在!
http://s12/mw690/001lOLS0gy6GJAz7OUX4b&690
http://s4/mw690/001lOLS0gy6GJAzM9OPe3&690